.

每个总掏耳朵的人,都该默默承受耳朵变聋的

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俗话说:看耳知寿命,耳朵不仅是五官的重要窗口,能够知晓外界信息,也是全身器官的健康“探测器”。

听力是怎样产生的

听力受伤分5个程度

在听力产生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听力效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听力损伤。

人耳的听力范围通常是20~赫兹的声音。除去一些外伤等干扰因素,人的听力一般在18岁左右发育到完全成熟状态,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尤其在五六十岁后下降得尤其明显。

这是因为处在耳蜗最前端控制高频的毛细胞,长期暴露在声波下,最容易受到伤害死亡,因此听力损失往往从一些高频声音开始,逐渐变得听不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如果把耳聋的严重程度按听声音的能力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

轻度耳聋,在声音很小或在环境比较嘈杂的情况下,听声音有点困难;

中度耳聋,正常的交流就有障碍了;

中重度耳聋,就需要别人用最大的声音说话才有感知;

重度耳聋,就需要人贴到耳边大声喊才能感觉到有声音;

极重度耳聋,基本上就没有办法感受到声音了。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分贝以上,听不清说话,即有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内者称重听,在70分贝以上者为聋。

目前,国家有新生儿人工耳蜗植入等救助项目,很多公益慈善项目也为婴幼儿重新恢复听力提供支持。

青少年:噪声性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数据: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戴耳机听音乐是该风险的重要原因。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长时间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成年人:突发性耳聋

精神压力大、睡眠不好都可以导致突然的耳聋耳鸣,比如,一些企业高管和办公室白领等都容易发生耳聋耳鸣。

另外,经常从事潜水、乘飞机、装修、爆破等工作的人,也会突然耳聋耳鸣。

老年人: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该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生,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重者可致全聋。

60岁以上患病率占40%以上,65~75岁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可高达60%左右。

通常情况下,老人每年会下降3~5分贝听力范围,因此老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听不清声音了。

2

远离噪声

戴耳机听音乐必须遵守一条“黄金规则”:音量不超过最大的60%,每天不超过1小时。

尽量使用头戴式耳机,降噪耳机可减少外部噪音,更能保护听力。

尽量少去体育赛场、影院、歌厅等噪音巨大的场所,尤其是听觉未发育完全的小孩。

3

定期检查听力

如出现耳鸣,听不清电话铃、闹钟铃等高音以及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打电话时)等情况,就应该怀疑是否存在听力受损。

4

合理饮食、锻炼身体

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能保护听觉细胞,既可适当服用维生素补充剂,也可多吃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5

保持好心态

现代社会人群压力较大,导致突发耳鸣、耳聋的案例很多,调整心态才是护耳的第一良策。

此外,发现听力问题要积极治疗,对于老年性耳聋患者,主要的治疗策略就是佩戴一副合适的助听器,音频听力损失35~80分贝者均可使用助听器;听力损失60分贝左右佩戴效果最好。▲

『推荐阅读』

来源:生命时报

新闻-投稿邮箱:xmtglzx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by/660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