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过,自此秋意渐浓、凉意渐深,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而有一种误区叫“你爸觉得如果戴了助听器,听力会越来越差”。
在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助听器验配率高达40%,而我国老年患者的助听器验配率小于5%,如此之低的选配率,其原因之一是人们尤其是老年群体对于助听器还存有误解。
图源网络
01
老年性听力损失应尽早干预
数据显示,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四分之三可发生听力损失。听觉器官的衰老和退变、噪音、耳毒性药物和耳部器质性疾病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
听力损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干预,长期下去会加速老年人听觉与言语识别能力退化,加重异常情绪与生活不适感,还会造成大脑认知功能减退,甚至可能诱发老年痴呆。
听力损失不仅会给老年人的精神上带来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困扰。因此听力损失要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图源网络02
正确看待助听器的功能
助听器的功能是将声音放大,帮助患者能够容易地听到非常微弱的言语声和环境声。
有些老人会认为对助听器一旦产生依赖,就再也不能摘下来了,听力会越来越差。但其实助听器可以延缓听力衰退,保持原来的言语识别能力。有研究表明,早期佩戴助听器可以保护患者的中枢神经言语识别功能。
但我们同样要明白:助听器不是万能的,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听力问题。如助听器是无法代替大脑来分辨声音的,患者想分辨声音还是需要通过坚持配戴助听器并努力去理解声音。
图源网络03
佩戴助听器仅是听力康复的开始
很多老年人认为,助听器选配好只要戴就行了。其实不然,助听器的验配仅仅是解决听力损失问题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声音的辨别,还是在嘈杂环境中听取有用的声音,这些能力都需要患者通过听觉康复的适应性训练来恢复。
在助听器选配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不习惯,这不是听力变差,而是因为人的大脑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适应通过助听器听到的声音。患者在适应后可以逐渐延长每天佩戴助听器的时间,聆听环境、交流用语等都可以由简单到复杂。
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到验配中心接受听力检查,遵从验配师的康复指导建议,针对聆听问题对助听器进行调试,以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果。
图源网络对于助听器的理解与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佩戴助听器会像戴眼镜一样自然。
小编的话:
有的助听器确实是会越戴越聋的,比如某宝上那些两三百元且不需要验配的助听器。但是根据听力损失情况,由正规的听力机构进行专业验配的助听器,是不会造成听力下降的。
您还知道哪些助听器误区呢?
欢迎在文末留言和大家分享哦!
参考文献
田元元.老年人助听器选配须知[J].中老年保健,(10):19-20.
版
权
声
明
本文为医界原创,版权归医界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