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常识:
1、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A)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A无偿B有偿
、据统计,火灾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死亡
3、发生火灾时,要尽量贴近地面撤离,原因是(B)看清地上有无障碍B燃烧产生的有毒热烟在离地面近的地方浓度小,可降低中毒几率
4、如果油锅着火,应当(B)扑救A用水浇灭B用锅盖盖住
5、检查燃气灶具处是否漏气,应采用(B)A用明火B用肥皂水
6、使用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A)A上风口B下风口
7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B)A收费B不收取任何费用
8、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B)喷射。A上部B根部
9、身上着火时,应(C)A用灭火器喷灭B使劲拍打C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10、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A报警ABC10
11、发生火灾时不得组织(A)扑救A未成年人B老人
1、下面(A)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A油类B森林
13、发现燃气泄露,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C)
A触动电器开关或拨打电话B使用明火CA和B
14、电脑着火了,应该(B)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15、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的阶段A最不利B最有利
16、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A)A优先救人B优先灭火
17、遇到火灾应迅速向(B)逃生A顺着人流方向B向安全出口处
18、在相对封闭的房间内发生火灾时(A)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B开门窗通风
19、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物内(B)设置员工集体宿舍A允许B不得
0、配电箱内的保险丝越粗越好,这种说法(B)A正确B错误
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尽快逃离火场,我们应该(B)A乘坐电梯B沿着楼梯逃生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B)A自己逃生B引导顾客疏散
3、公共娱乐场所的疏散门应(A)A向外开启B向内开启
4、防火检查是消防队的事情,与单位自身无关,这种说法(B)A正确B错误
5、如果您小区停车,可否占用消防车通道(B)A可以B不可以
6、上班或离家时应该做到(A)A关闭电源、气源
7、消防车和消火栓的颜色是(A)A红色B黄色
8、灭火器的气压表指针在()A绿区B黄区
9、我国“”宣传日是()
A1月19日B11月9日
30、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A)A4米B5米
理论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 1.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B)。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D)。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3.沸点在(A)℃以上的重油、原油易产生沸溢和喷溅。A、 B、 C、00 D、50 4.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称为(B)。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粉尘爆炸 D、核爆炸 5.阴燃是(A)的燃烧特点。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6.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B)。A、8℃ B、8℃C、≥8℃ D、≤8℃ 7.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气体,其爆炸下限为(C)A、≤10% B、≥10% C、10% D、10% 8.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靠灭火(B)。A、降低温度 B、降低氧浓度 C、降低燃点 D、减少可燃物 9.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C)。A、降低氧浓度 B、降低温度 C、化学抑制 D、降低氧浓度和冷却 10.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A)。A、冷却、窒息 B、抑制燃烧链式反应 C、降低氧浓度D、降低温度 11.充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A)。A、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小B、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大C、上限越高 D、下限越低 1.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D)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C、物理、生物D、生物、物理、化学 13.热辐射是以(B)形式传递热量的。A、光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14.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D)现象,称为燃烧。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15.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B),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A、加热、通风、蒸发B、受热、蒸发、热分解C、受热、热分解D、热分解、蒸发 16.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先蒸发为蒸气,蒸气受热后再发生(A),温度达到自燃点再燃烧。A、热分解、氧化 B、裂变 C、链引发 D、链传递 17.建筑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则这种构件是(B)A、不燃体 B、难燃体 C、燃烧体 D、易燃体 18.在火灾过程中,(A)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A、烟囱效应 B、火风压 C、孔洞蔓延 D、水平蔓延 19.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A)后,结构就会倒塌。A、15~30min B、30~60min C、1小时 D、小时 0.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A)。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1.室内火灾中,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叫做(C)A、爆炸 B、爆燃 C、轰燃 D、回燃 .下列哪种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溢、喷溅。(D)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3.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B)。A、甲级防火门B、乙级防火门C、丙级防火门D、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 4.充实水柱是指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B)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A、30cmB、38cmC、39cmD、41cm 5.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管道上,动作温度宜为(B)。A.80℃B.70℃C.7℃D.0℃ 6.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C)。A.7℃B.70℃C.80℃D.0℃ 7.防火阀是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情况下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A)°C时关闭,A、70B、80C、90D、10 8.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当管道内排出的烟气温度达到(D)℃时,阀门自动关闭。A、B、00C、D、80 9.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D)mm。A、大于50B、小于50C、大于40D、小于30 30.防烟楼梯间风压的余压值应(C)前室和合用前室的余压。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小于 二、多项选择题(共37题) 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ABCD)。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ABCD)等。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3.影响热辐射的主要因素有(ABCD)。A、辐射物体温度与辐射面积 B、辐射物体间距离C、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 D、物体表面情况 4.影响影响热对流发展的因素有(BCD)。A、环境空气密度 B、温度差C、通风孔洞与面积 D、通风孔洞所处位置 5.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ABC)阶段。A、初起阶段 B、发展阶段 C、下降阶段 D、轰燃阶段 6.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7.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8.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分为(ABCD)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9.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ABCD)等性质有关。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10.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有(BCD)。A、热传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11.粉尘爆炸的特点有(AD)。A、多次爆炸 B、最小点火能量较低 C、重复爆炸机率小D、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1.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ABC)等。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D、氧气 13.闪点是(ABC)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A、甲B、乙C、丙D、丁 14.可燃物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有(ABCD)。A、氧化发热、分解放热B、聚合放热、吸附放热C、发酵放热、活性物质遇水D、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15.下列可燃液体属甲类的有(ABD)。A、汽油B、甲醇C、溶剂油D、乙醚。 16.下列可燃液体属乙类的有(BC)。A、汽油B、松节油C、煤油D、柴油 17.下列可燃液体属丙类的有(AD)。A、柴油B、甲醇C、溶剂油D、机油 18.火灾中产生含有大量如:(ABCD)等有毒成分的气体。A、COB、SOC、NOD、HCN 19.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能发生阴燃的物质有(ABD)。A、成捆堆放的麻B、大堆垛的煤C、大堆垛的汽油D、成捆堆放的纸 0.下列燃烧产物中,人们仅凭嗅觉即可辨别的气体有(BCDE)。A、一氧化碳B、氯化氢C、二氧化硫D、硫化氢E、氮氧化物 1.下列物质燃烧时,容易产生黑烟的有(BDE)。A、一氧化碳B、石油产品C、氢气D、橡胶E、醋酸纤维 .传热系数较小的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下列固体材料中可以作为隔热材料的有(CE)。A、铸铁B、玻璃C、石棉板D、合金板E、纤维板 3.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ABC)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A、防火墙B、耐火楼板C、特级防火卷帘D、乙级防火门 4.防烟分区在建筑内部采用(BCD)等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A、吊顶B、高度超过mm梁C、挡烟垂壁D、防火卷帘 5.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ABC)时止的这段时间。A、稳定性B、完整性C、隔热性D、密闭性 6.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A、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B、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C、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D、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7.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适用的环境温度为AC。A、低于4℃B、高于4℃C、高于70℃D、低于70℃E、不限 8.末端试水装置的作用是ABC。A、测定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B、测定配水管道是否畅通C、测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况是否正常D、直接启动消防水泵E、清洗管道 9.下列系统中,ABE属于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B、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C、雨淋系统D、水幕系统E、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湿式喷水灭火系统是由ABCDE等组成。A、闭式喷头B、管道系统C、湿式报警阀组D、水流报警装置E、供水设施 31.水喷雾灭火系统由ABDE等组成。A、水雾喷头B、雨淋阀组C、闭式喷头D、管道E、供水设备 3.雨淋系统由ABDE等组成。A、雨淋报警阀B、开式洒水喷头C、闭式喷头D、火灾报警装置或传动管E、管道、供水设施 33.BCD属于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B、雨淋系统C、水幕系统D、水喷雾灭火系统E、重复启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BCDE四部分组成,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设备。A、闭式喷头B、电源C、触发器件D、火灾报警控制装置E、火灾警报装置 35.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器件,主要包括ABD。A、点型火灾探测器B、手动火灾报警钮C、消火栓启泵按钮D、线型火灾探测器E、消防电梯控制钮 36.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有(ABCDE)控制及显示功能。A、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B、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C、消防控制室的消防通信设备D、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E、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37.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ABCDE)等组成。A、灭火剂贮存瓶组B、液体单向阀、集流管、选择阀以及阀驱动装置C、压力讯号器D、管网E、喷嘴 三、判断题(共40题) 1.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一定能够发生。(×) .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3.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4.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5.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6.物质的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应,都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 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8.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为氧指数。(√) 9.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10.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沸溢和喷溅的现象称为突沸。(√) 11.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燃点来划分的。(×) 1.燃烧区的温度愈高,与环境温度的温差愈大,热对流速度愈快。(√) 13.在火灾中燃烧放出的烟,大多是完全燃烧所生成的。(×) 14.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传播。(√) 15.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机理主要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16.一切可燃液体的闪点都低于其燃点。(√) 17.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H、S0、N0等,而CO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 18.物质的燃烧需要氧化剂,氧化剂就是含氧的化合物。(×) 19.可燃液体或固体燃烧时,从火焰结构来看,内焰比焰心和外焰的亮度强,所以,内焰的温度最高。(×) 0.自燃点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后,不需要明火源的作用,就能自动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可燃物质的自燃点只与物质本身属性有关,而与浓度、压力等因素无关。(√) 1.可燃固体表面积越大,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的机会越多,氧化的速率越快,燃烧也就越容易。(√) .石油、化工、粮食加工、粉末加工、纺织企业用管道输送气、液、粉体、纤维的作业中,不能产生静电。(×) 3.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 4.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都是由化学爆炸引起的。(×) 5.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轻质防火墙体也受此限。(×) 6.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 7.防火墙的构造应使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 8.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当道路宽度大于60.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9.不燃烧体指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30.难燃烧体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31.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3.防烟楼梯间均应设机械防烟设施。(×) 33.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贮存瓶组、液体单向阀、集流管、选择阀、压力讯号器、管网和喷嘴以及阀驱动装置等组成。(√) 34.排烟方式分为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 35.排烟的目的是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 36.防烟方式分为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 37.防烟的目的是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 38.划分防烟分区是为了在火灾猛烈阶段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有组织地将烟气排出室外,使人员疏散、避难空间的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浓度处在安全允许值之内。(×) 39.发生火灾时,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探测火灾,水流指示器报告起火区域,报警阀组或稳压泵的压力开关输出启动供水泵的信号,完成系统的启动。(√) 40.当气体灭火系统设置自动启动方式时,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后才能启动。(√)北京中科医院假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