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故事复兴航空创始人陈文宽驼峰

2月4日11时左右,台湾复兴航空一架编号B(机型ATR-72)由台北飞往金门的小型民航机,撞上南阳大桥坠落基隆河断成数截,目前确认31人遇难。人们在为不幸遇难的乘客祈祷的时候,也将视线再一次聚焦在这家台湾第一所私营航空公司上。

据悉,台湾复兴航空公司创立于年,创始人包括陈文宽、戴安国、蔡克非三人。其中,陈文宽在抗战时期有着非常传奇的身世。抗战中,陈文宽勘测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并且数百次飞越驼峰,是享誉中外的驼峰英雄。他还曾经是蒋介石的专机驾驶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文宽先生曾经在日寇兵临城下的枪炮声中搭载着刚刚轰炸了日本东京的盟军空军英雄、赫赫有名的詹姆斯·杜立特中校和其他70多人飞离密支那机场,创造了一项至今无人打破的世界记录:那就是驾驶着定员28人的C-47(也是DC-3)一次运载78人的记录。

尽管充满传奇色彩,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如今陈文宽老人已岁高龄。今天,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倾听陈文宽的故事。

背景简介

年9月,97岁高龄的陈文宽老人率领中国航空公司代表团从美国飞抵昆明,向飞友讲述当年飞跃驼峰航线的故事,并参观了自己所属公司的飞机残骸。随后他赶赴南京,与旧友和他们的后人相聚。原央航员工沈嘉年的女儿、本文作者沈红女士在南京陪同陈文宽老人参观了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这是沈红女士第三次见到陈文宽,她以倾听者的身份了解到当年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感动于陈文宽和飞越驼峰航线的英雄们为祖国复兴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更为这些真相被遗忘而感到歉疚。

“等这些所剩无几的英雄,一个个带着遗憾和失望离开之后,我们的忏悔,我们的良知,还能有何处可以安放?”南京之行结束后,她写下此文,希望让像陈文宽这样的抗日英雄在迟暮之年,能感受到后代们对他们的敬意和尊重,感受到他并没有被祖国和人民忘记和抛弃。

Tips:

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米上下,最高海拔达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两航起义

两航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革命斗争。“两航”系原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公司”或“中航”)与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央航空公司”或“央航”)的简称。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技术业务骨干力量,在年8月1日的八一开航,年5月试航拉萨成功,盲降设备试制,改建天津张贵庄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兴建首都机场中,无不体现两航起义人员钻研技术和勤奋工作的优良品质。

我国航空界元老

“当年我就是中国航空公司执行驼峰空运的飞行员。”

今年97岁的美籍华裔飞行员陈文宽先生是我国航空界的元老,年,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驱使陈文宽先生响应孙中山总理“航空救国”的号召从美国回到中国,投身祖国刚刚萌芽的民航事业,是中国航空公司最资深的飞行员。在抗日战争中,陈文宽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享誉中外的驼峰英雄。陈文宽先生参与勘探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是驼峰航线上的第一个中国机长,他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驼峰空运,数百次飞越驼峰。他还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专职飞机驾驶员及蒋介石的专机驾驶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文宽先生曾经在日寇兵临城下的枪炮声中搭载着刚刚轰炸了日本东京的盟军空军英雄、赫赫有名的詹姆斯?杜立特中校和其他70多人飞离密支那机场,创造了一项至今无人打破的世界纪录:那就是驾驶着定员21人的C-47(也是DC-3)一次运载78人。

战后,陈文宽离开中国航空公司,担任中央航空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飞行员,并且将中央航空公司的飞机从7架增加到架。半个世纪前,陈文宽在台湾地区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民营的航空公司——台湾复兴航空公司,在国际上很有名气。所以,陈文宽见证了中国民航事业的成长过程。在中国早年的民航史页上,几乎每一页都可以看见陈文宽的身影。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被有意无意地掩盖遗忘了将近60年,但陈文宽先生在国际上的航空界里可是大名鼎鼎,他是受人敬重的抗日英雄。美国政府将陈文宽列为二战飞行员的英雄,他与美国驼峰飞行员协会的主席罗西齐名。陈文宽先生是中国航空公司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昆明市政府为美国CNAC(中国航空公司)协会举办的“驼峰航线”座谈会。

陈文宽热爱祖国,在海外华侨中享有很高的声望,现在陈文宽在美国还是中国航空公司协会的会长呢,中美两国的驼峰飞行员以及后代们每年都在美国旧金山陈文宽的家中聚会。

如今,爱国华侨陈文宽先生又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年9月15日,陈文宽老人以97岁的高龄率领着由美国CNAC(中国航空公司)协会组织的中美驼峰老飞行员后裔代表团不远万里从美国旧金山再一次跨越太平洋来到他魂牵梦系的中国,来到他青年时期战斗过的地方。他们长途跋涉远赴怒江,专程来到怒江的边陲小镇片马探望在抗日战争中坠落在驼峰航线上的中航53号飞机遗骸,凭吊牺牲在驼峰航线上的中航战友。随后,他老人家又不顾旅途劳累专程从上海辗转来到南京看望当年他的下属——两航的同事们。陈文宽老人对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感动了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中国人。陈文宽魂牵驼峰,他对中国航空公司和两航同仁的深厚情谊让所有知情的中国人都为之动容。因为,所有接待陈文宽的中国人都明白:陈文宽先生已经97岁,这次也许就是他最后一次中国行了。

MoonChin与陈文宽

陈文宽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10岁时随父亲到美国,他的英文名字原本是按照台山话的音译ChinMonFun,但是因为英文中没有mon只有moon(月亮),所以美国人总是认为陈文宽把名字写错了,总是帮他纠正,写成MoonFunChin,时间久了,陈文宽只好入乡随俗,把英文名字按照美国人的习俗写成MoonFunChin简称MoonChin。

陈文宽在美国学习飞行,考取得了飞行员的执照后,从美国来到中国,年一月加入了中国航空公司,年6月陈文宽驾驶c-53型飞机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副主任毛邦初一起勘察开辟了驼峰航线,成为飞越驼峰航线的第一个中国机长。

中国航空公司颁发给陈文宽的奖状。

年的9月12日,陈文宽作为我国政府邀请的国家贵宾和80个美国飞虎驼峰老兵一起来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活动的。当时的人们刚刚才知道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的历史,根本不知道中国航空公司也参加了抗日的驼峰空运,更不知道这位鹤发童颜叫MoonChin的华裔老先生就是当年勘探开辟了驼峰航线的中国航空公司的驼峰飞行员、著名的抗日英雄陈文宽先生。所以接待的大学生们全都围着美国老兵采访交谈,让陈文宽老人明显感到了被人遗忘的冷落。人们对历史的无知与糊涂使得陈文宽老人脸上写满了失望和委屈,他一直沉默着抿着嘴默默地走在老兵的队伍之中。

但是,在第二天晚上的宴会厅里,美中航空历史遗产基金会中国办事处主任华建宁先生(已故的原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中国航空公司驼峰飞行员华人杰先生之子)将MoonChin邀请到主席台上,让他和美国驼峰协会主席罗西并排站在最前面,老兵们恭恭敬敬的簇拥着他俩。中央航空公司的老飞行员方守义先生与何永道先生望着台上的MoonChin用力鼓掌,他们一脸的兴奋,会场上八十个白发苍苍的美国飞虎驼峰老兵们更是有节奏地拍手,他们高喊着“罗西、MoonChin、MoonChin、罗西……”会场上热烈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我才知道这位名叫MoonChin的美籍华人是与美国驼峰协会主席罗西齐名的中国航空公司的驼峰飞行员代表人物。令人感到惭愧的是,一直到年7月我才搞清MoonChin与陈文宽就是同一个人。

美国新闻杂志有关刚刚轰炸了日本东京的美国空军英雄杜立德搭载陈文宽飞机飞离中国的报道,以及杂志上刊登的飞行漫画。

“你他妈的真是个了不起的飞行员”

年的4月22日,陈文宽接受中国交通部的紧急命令,运送六位美国军人到印度加尔各答。陈文宽注意到其中有位身材不高但很壮硕魁梧的美国军官戴着一顶脏兮兮的军帽,一条裤子上有十几个洞,破烂不堪,心想“这家伙兴许是头天晚上喝醉了酒吧?”但是在昆明机场时,陈文宽看见陈纳德将军就站在停机坪旁为他们送行,所以陈文宽估摸着这几个美国军人里面有个大人物。飞机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中途加油时,日本先头部队已经逼近密支那,城里可以听见零星的枪声,大批难民蜂拥而来,拼命想挤上飞机,这时那位不修边幅穿着破烂的美国军官站出来帮忙,陈文宽感到他胡子拉碴的脸有些面熟,认出此人就是多年前从美国来上海表演过飞行特技的杜立特,但他不知杜立特此次为何来中国?是否又来表演特技?

年1月陈文宽进入中国航空公司任职。

陈文宽在杜立特的帮助下把飞机的舱门关好以后,才发现机舱内挤得根本无法转动,已经没有办法走回驾驶舱,只得从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头上爬回驾驶舱!定员21人的飞机那天竟挤进了78人!陈文宽驾驶着严重超载的飞机一路上险相环生,终于在两个小时后到达加尔各答,这时陈文宽衣服已经全被汗水打湿,他瘫坐在座椅上,过了很久,才走下地面。杜立特在下飞机时还特地走到陈文宽旁边握了握他的手,并说:“Youareagoddamngoodpilot!”(你他妈的真是个了不起的飞行员!)

 第二天,陈文宽从报纸的头条读到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年4月18日,美国赫赫有名的MajorJimmyDoolittle詹姆斯?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了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本土。这是开战以来盟军第一次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极大地鼓舞了盟国人民。”

陈文宽这才明白杜立特此次来中国是因为刚刚轰炸了东京,他不禁惊出一身冷汗:昨天载着杜立特在密支那降落时要是被日本人抓到真不得了!

抗日战争时期在驼峰航线上的中国航空公司美籍华裔飞行员陈文宽。

年8月,陈文宽作为蒋介石的专机驾驶员,载着蒋介石前往西北的兰州、西宁和新疆等地视察,在那次的航程中,蒋介石坐在陈文宽身旁的副驾驶座位上看着航行图听陈文宽讲飞行中的一些趣事。

年5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企图全面封锁中国。驼峰航线就成了抗战中国的一条生命通道,战火中的中国航空公司是最早飞行在驼峰航线上的平民空中运输队。年6月陈文宽驾驶在租借法案下第一架援华的c-53型运输机,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副主任毛邦初等人一起勘察开辟了飞越“驼峰”贯通中印的航线,之后又试航由中国新疆南部飞往印度航线,成为飞越驼峰航线的第一个中国机长。中国航空公司的员工为了将海外援华物资运到已近弹尽粮绝的抗日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著名的驼峰空运,他们与美国陆军空运队并肩在驼峰空运中运输抗战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的巨大贡献。可是现在,一说到著名的“驼峰航线”,大家熟知的只有“美国陆军空运队”,而中航却少有人提及。殊不知,从年5月到年9月间,中航公司共飞越“驼峰”8万架次,运输人员人。尽管中航的飞机仅占所有飞机的1/10,但是他们一共运输了9万多吨战略物资,占总吨位的1/6。中航公司在“驼峰空运”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坠落飞机46架,牺牲了多名机组人员,大大超过任何一个盟军空军的战斗部队,是二战中损失最大的航空单位。

故国重游魂牵驼峰

陈文宽先生一直魂牵驼峰,所以年9月15日97岁的陈文宽老人率领着美国CNAC(中国航空公司)协会的代表团再一次来到昆明。昆明市副市长李茜代表昆明市政府和万春城人民,对陈文宽和美国CNAC协会访问团各位成员的到来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她说,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抗战英雄们!我们不会忘记那条穿越世界屋脊、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生命航线――驼峰航线!陈文宽率领的中国航空公司代表团的中美驼峰飞行员的后代们在会场上讲述了他们的父辈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飞越驼峰航线的事迹。二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与《驼峰航线》的作家刘小童都发了言。

抗战期间,中国航空公司的标记。

陈文宽先生在座谈会上发言,他说“年我曾经来过昆明,但那时还没有人提到中航。今天出乎我的意料,大家都在很热情很积极地谈论中航,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人都在讲述中国航空公司的故事,我感到很欣慰也很高兴。我庆幸自己这次做了要到中国来走一趟的决定!在中国的所有城市中,昆明是与中航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城市,因为当年中航的飞机每天都从昆明的机场飞出飞进!”

陈文宽老人还会见了中国空军抗日英雄高志航烈士的女儿高丽良阿姨和孙女何兰兰,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意。我觉得尽管陈文宽先生已经从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驼峰飞行员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但他那颗热爱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一直都没改变。

代表团到昆明市博物馆参观“中国航空公司和中航公司在驼峰航线”的展览。这个展览是由中航协会驻昆明亲善大使迭戈?库塞克精心筹划的。代表团还在昆明驼峰纪念碑举行仪式,纪念驼峰飞行。代表团来到昆明巫家坝飞机场,在二战时期,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机场之一,它肩负着中国航空公司驼峰航线空运的任务,同时也是陈纳德领导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前身是飞虎队)的司令部和主要机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空战。

9月19日,陈文宽老先生不顾护理人员的劝阻率领代表团来到边陲小镇片马,他一定要亲自观看自己公司的第五十三号飞机的残骸。这架飞机的编号为中航53号,它的机型是二战中最著名的C-53型,这架飞机从年坠毁到年被发现时正好经历了53年。所以这架飞机身上就包含了3个53。这个数字到底是历史事件中的偶然巧合,还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我不得而知,这真是个迷。此刻,这架神奇的53号飞机静静地座落在片马的博物馆中,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中国航空公司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驼峰空运的那段用鲜血染红的悲壮历史,述说着那条在冰山雪峰之间由白骨和铝片堆成的抗战中国空中生命通道——驼峰航线。

几十年后,陈文宽在云南片马看到了修复后的中航53号飞机。

渡尽余劫兄弟在

9月24日,陈文宽先生刚从昆明回到上海仅仅休息了一天就由央航老飞行员何永道(专程从新加坡赶来的)和两航后人郑伟骏先生(专程从美国赶来的)以及护士雅尼助手何裕玲女士与蒋花蕊小姐的陪同,乘坐高速火车来到南京看望两航人员。9月24日清晨,我和父母专程从镇江赶到南京,与陈文宽先生访宁接待小组的组长、中国航空公司员工王惠德和南京航联会的会员黄泳宁在火车站迎接陈文宽一行。南京航空联谊会的王坚副会长陪同陈文宽一行参观了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陈文宽老先生在纪念馆驼峰航运的展板前激动地指着图片上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说,“当年我就是驼航线上的飞行员…

临别前的宴会上,曾经的战友兄弟做着不舍得告别。岁月无情人有情,61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两航员工如今都是白发苍苍的80岁以上的老翁了。大家一起回忆在香港启德机场的那段日子,真是“渡尽余劫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编后语

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这篇文章对编者产生的感触最为深刻。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关头,所有的中国人抛却了政见的不同,尽释前嫌,空前团结在一起,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反侵略史诗。在编者看来,凡是在那个战场上为抗日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是中国的英雄,理应受到尊敬,理应被缅怀,他们的故事理应为后人所了解,为世代所传颂。60多年过去了,一代青年也成了耄耋老者,如果说在抗日战争中所有中国人都能抛却偏见团结在一起,那么在这个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新世纪,我们更有理由抛却偏见,还他们一个真实的身份,让后人了解那一段真实的历史,因为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最后,再次向陈文宽老先生致敬,您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注:本文写于年,部分内容有改动。(刊载于《航空世界杂志》年5月)









































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zs/656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