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吴克群患“突发性耳聋”听力仅剩下六成”的新闻占据榜首
据当事人回忆:耳鸣的症状两个月前就已出现,一开始并没有在意...直到错过半个月的医院,可是听力却再无恢复之日。
无独有偶,杨洋也透露在拍摄《微微一笑很倾城》期间,因为劳累过度,突然出现“突发性耳聋”,一度困扰生活。
忙不单单是明星的标配。作为普通大众的小编,不仅忙,还要为明天的房租心力交瘁。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每天一包烟放肆一下、音量最大才最嗨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背后,突发性耳聋正在偷窥你!
全世界有11亿年轻人面临由不安全的用耳习惯导致的听力损失风险。
令人担忧的是,以往年轻人患有的突发性耳聋,往往与低频听力下降有关,而目前,全频听力下降的突发性耳聋也时常在年轻人身上发生。
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诱因。
突发性耳聋的万丈深渊,要怎么躲避呢?
突发性耳聋突聋指的是72h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大于等于20dbHL。
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都可能引起突聋,常见有三个病因:
1.病毒感染引起2.微循环产生的障碍3.免疫功能下降易中招的“突聋”人1年轻人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紊乱
2中老年人大多数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长期吸烟喝酒
3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抗疲劳的耐受性相对差一点
4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小编有个朋友持续一个月出现耳鸣的症状并伴有眩晕,可是不以为意。等医院,可是却因错过黄金治疗时间而听力损失
闻者流泪,讲者悲伤。这等遗憾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其实突发性耳聋来临前是有对人体发出预警信号的,医院就诊
突发性耳聋发作前的症状1耳鸣2耳闷胀感3眩晕或头晕4耳周感觉异常5听觉过敏或重听6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7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医院治疗,治疗的黄金时间为三天以内。如果治疗及时,痊愈的可能性为60-70%,但如果拖到三个月以上则可能造成终生聋。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保护听力,也能在无形中阻碍突发性耳聋的造访。
突发性耳聋的预防1预防感冒许多突聋病人发病前有感冒病史。这是因为病毒对内耳血管中的红细胞和听神经有较强的亲和力,当病毒侵入内耳后与红细胞、血小板发生亲和,凝聚成团,阻塞内耳血管,导致突聋的发生。
2勿劳累过度,应饮食定量,起居有时突发性耳聋多见于中年人,与应酬吸烟喝酒脱离不了关系,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3情绪稳定,勿暴怒狂喜当人情绪激动或者着急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造成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的发生。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动脉粥硬化者也易引起突聋。
4不要频繁使用耳机使用时应控制音量,每次使用不超过一小时。
突发性耳聋需要尽早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听神经瘤等器质性病变。
改掉坏习惯,生活不只有熬夜,还有诗和远方。
专家简介
杨海弟
中医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耳鸣及中枢认知专科主任、耳鼻喉科南院区区长、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科普名师、英医院访问学者、中医院博济优秀医学人才。
现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学会耳鸣专家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眩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听力及言语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听力与言语科学系专业副主任。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在耳神经显微手术、小儿鼾症、耳廓畸形矫正、耳鸣眩晕等有深入研究。系国内最早发展耳内镜外科的专家之一,国内知名耳内镜专家之一,首创建立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医院发展耳内镜外科手术,医院医生技术,医院会诊及手术,全国耳内镜学习班进行授课及现场解剖。作为主编出版《耳内镜诊断治疗学》。系国内最早发表新生儿耳廓形态无创矫治相关文章作者之一,为推动国内微创、无创治疗作出贡献。目前发表SCI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30余篇,获得多项省部级基金资助,目前在研基金达万。
健康咨询欢迎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