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怀瑾老师观音境界,法雨弘施

文│南师怀瑾先生

摘自《习禅录影》

◆◆◆

每一個菩薩的名號,同修行做工夫的經驗是有關系的,觀世音菩薩就是觀察世間、自然界一切音聲而悟道成道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個耳根,這個世界的聲音都聽到了,所以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山,尤其聽海潮音,潮水轟隆轟隆,一陣一陣的浪潮,海潮的音聲吵的人不得了,或者古人修道在山林中溪水旁邊聽嘩啦嘩啦的流水聲,就在這樣吵鬧嘈雜的聲音裏頭修。耳朵會聽見聲音,耳朵是個空的,聲音進來,裏面的耳膜就反應聽見了,聽過了聲音到哪裏去了?這個聲音的性是本空,妳說空嗎?有,確實聽到了,可是當下就空。聞自然界一切音聲或者聽自己內部血液的流動、思想的音聲,一聲一聲地聽。正講到觀世音菩薩的修法,這裏剛剛好下了一點雨,滴滴答答,他把用功過程的原則簡單明了的告訴我們,從聽聲音上面進入,利用耳根起修到達入定的境界。

妳們現在坐在這裏,眼睛不看,耳朵聽我講話的聲音,這是利用音聲修了,這是觀音法門。第壹步耳朵聽到聲音,甚至旁邊人的呼吸聲音也聽到,什麽都聽到,尤其在鬧市裏汽車吵啊什麽都聽到,妳說聲音好煩人,可是要知道,煩是妳意識煩,是第六意識煩,聲音根本無所謂煩不煩。如果妳練習慣了,像我們有時候經過機器間,或者是飛機要起飛了在飛機下面站著,轟......兩個耳朵好像快要聾了,妳馬上把耳根聽的功能一空,什麽都不起作用了。耳朵為什麽會震聾了?因為聲音進入耳膜,妳意識心配上了,意識一著急,神經一緊張,耳膜就震破了;如果意識不著急,神經不去緊張,妳整個放松,沒有事啊!

同樣的道理,現在開始聽一切聲音,每一個聲音都聽到,也不是用心去聽,自然聽到,自己心裏老是在靜的,聲音來了就聽到,聲音跑掉就沒了,妳也不要去理它。慢慢聽啊聽啊,自然聽著等於不聽,就忘掉了所聽的是什麽,狗叫同我講話的聲音是一樣,不起分別了,逐漸進入法性之流,忘記了所以然,所聽的聲音了。

“所入既寂”,所聽的聲音進來都沒有妨礙了,自己內心非常清凈、寂滅,到達這個境界的時候,“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動相,是聽到聲音,沒有聲音的時候有沒有現狀呢?有啊!什麽都聽不見,也是在聽啊,那是靜相。動也是相,靜也是相,等於這個手心也是手,手背也是手,正反兩面。動相靜相是生滅法,真的道在哪裏?能知道動與靜的那個本能自性,了了分明,動來了,聲音來了,知道聲音,聲音去了,知道沒有聲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一個雜念妄想都不動了。觀世音菩薩把自己的修持經驗都講了,是妳們自己沒有用心。

回轉來聽妳自己的心聲,像我的話講完就沒有聲音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妳就進入觀音菩薩的境界。現在又下雨了,正好幫助妳,妳聽聽這個雨聲,聽到的是音聲,一滴一滴的雨聲都告訴妳是空的,聽過了就沒有了,而且越聽越寧靜,不要故意去聽,自然就很寧靜了,除了雨聲,乃至旁邊人的動作聲,一切聲音都知道,此心沒有動過,這就是觀音菩薩的境界。

觀-世-音……妳看這個境界多寧靜。尤其當年我在峨嵋山上,到了冬天的時候,不要說人看不到,鬼也沒有一個,空山寂靜,雨滴滴答答那個境界,寂滅現前。不要用心,不要用耳朵意識,不要去註意它,這個意拿掉了,自己意不註意,聲音聲聲入耳,入耳完全不住。聽這個雨聲,進入法性之流,慢慢慢慢忘記了所聽的是什麽了,心中特別寧靜,這就是入流亡所。

奇怪!南普陀真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這一堂諸位都特別有境界,特別寧靜(此時禪堂內大眾靜坐,禪堂外下著大雨,雨聲滴滴答答),真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加持妳們,全堂人的境界都非常好(此時師向虛空頂禮)。妳看在這個時候就是佛法經常寫的“法雨弘施”,他拿雨滴來給妳說法。每一聲,每一滴的雨都好像把妳身心內在的妄想、業障、業力洗得幹幹凈凈。每一個都好,真是感謝觀音菩薩!在這個時候妳把自己身體觀念一丟掉,把身體的感受一拿開丟掉,自己覺得跟虛空合一了,每一滴雨、每一個聲音都使妳很空靈,幫妳洗刷得非常幹凈,自然身心與虛空合壹。

承蒙觀世音菩薩的加庇,諸位在這一堂的體會,在定境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所心得。我不能害妳們,我講話就害了妳們,在我沒有講話以前那個境界非常好,也不曉得自己腿的難過了,我一講話妳們妄念又起來了。真是舍不得講話,也舍不得打引磬聲音,妳們在良好的安定境界裏頭,把妳們破壞了,罪過!罪過!可是,妳真懂得了,就是再雜亂的聲音插進來,了然不生,都知道,但都與妳沒有關系,自己還在定中,還在清凈中,這就對了。

妳們諸位覺得境界好,多定一下,多練習一下,以後就不會掉了,自然會找到這條路走了,如果腿實在太受不了就放松腿,沒有關系,不放松這個境界。清凈的境界不是妳用心去找,妳不去找它,就在這裏,妳聽雨聲,聲音並不妨礙人,聲音本空。以科學的道理也是這樣,音聲的本質是空的,不空就沒有音聲了,譬如有個東西中間是實在的,就發不出音聲,因為空才有音聲,因為音聲,自然空。所以觀音的法門,跟一切眾生結緣,他的威力就是如此,威力包含了他的大慈大悲。一講觀音法門,法雨一下來,妳們全堂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進去了,進入那個境界了,多厲害啊!

觀音菩薩的法門是從音聲而入道的,所以叫觀-世-音,要妳身心內在的體會觀察,世間一切聲音都可以幫妳,使妳入道而悟道。所以大家,像學密宗的拼命找一個咒子念,或者念經、念佛號,拼命在追求,妳放下來清凈了,不要追求,自己就來了。妳說音聲、咒子,譬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包括普庵咒,很多的咒語的秘密妳們不知道,所以真正密宗毗盧遮那佛,翻成大日如來,他的經典告訴妳,“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一切聲音都是咒語,妳要註意!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陀羅尼是梵文發音,就是總持總綱的法門,這就是觀音菩薩的道理。

音聲如鼓響,本性是空的,可是一切眾生,常常因為某人講了一句話,在意識裏頭就打了一個結,永遠不忘,恨死了一輩子,其實那句話本空已經過去了。或者說“我愛妳呀!”,這一句聲音聽過了,就不曉得愛到哪裏去了,什麽都沒有了,可這一輩子就是為了這一句話死去活來,奇怪!所以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很多咒語妳不要問理由,不可以解釋,從音聲入道的道理就那麽玄妙,就有那麽大的威力,但是音聲本身是空的。包括我說話的聲音,即體即空,自然就清凈的,沒有另外求一個清凈,用心找一個清凈就不對了。

就在音聲上“返聞聞自性”,音聲是現象,佛法叫做相,相是空的,當我們聽到一句話或一點聲音,雖然聽到抓不住也不停留,當體即空,就是所聞的相與能聞的功能,本來就在這裏,這是最初步的。在能聞的作用上沒有聲音的現象,一念清凈,慢慢可以證入了。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方法叫妳“返聞”,我們普通人聽到外面的聲音就被拉走了,明明是空的卻著相了,要妳回轉來聽自己能聽聲音作用的這個,能聽的不在聲音上,這個功能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報告,寂然不動,本來清凈的,有所感應交感,就了解了。

妳聽外面每個音聲都聽到,心裏很清凈;如果妳心裏不清凈,就聽不見了,因為心裏空就聽見了,而聽見了也是空的。假使妳心裏有煩惱有痛苦,有個東西擋住了,就什麽都聽不見。“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反聞聞自性,道在哪裏?道就在妳那裏,不是在佛那裏,也不在菩薩那裏,是在妳自己的本心本性上面。性成無上道,這一念把外面音聲現象放下不管了,能聞之性本來在這裏,能聞之性無聲、無嗅、無相,本來如此嘛!念念清凈了,這樣念念清凈一路定下去,慢慢成功了,就成道了。

真到達了反聞聞自性,能聞之性,不要用心,本來在這裏,這個時候妳體會一下安那般那,一呼一吸根本不管,也在不呼不吸上一念清凈了。真的一念清凈了,自然是不呼不吸了,所以叫“住息”。因此告訴妳們,“出、入、息”,出、入是兩個現象,是生滅法,重點是不出不入那一念清凈,呼吸仿佛自然停止了,這個就是息的境界。這個“息”的境界到達了,也就是念休息。

學密宗念咒的人,也要內觀其聲啊!這是心聲瑜伽,把一切妄念念走之後,使念咒之聲,也歸於靜相。在靜相中間,體會“圓滿次第”。學凈土念佛也是這個道理,也要“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念佛,要反觀心聲。一句有聲佛號,心之動相也。念到無念清凈,這一句佛號不念,妄念也不起,此乃靜相也。能知道動靜二相的,那個有沒有相?有沒有聲音?要妳“反聞聞自性”,妳懂了“那個”,“性成無上道”。反照內心,反觀內心,能知動靜二相的,並不屬於動相或靜相,也不為動相靜相所轉,這樣慢慢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進入法性之流,心中所起的妄念、所起的作用、動靜二相都空了。

大家都很崇拜虛雲老和尚,妳看虛老的年譜,虛老在禪堂參禪,他是參話頭,怎麽開悟的呢?喝茶的時候,茶杯打破了,壹下開悟啦!這就是觀音法門,杯子“啪”一聲,喔......原來是這個啊!就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不是那個話頭使他開悟的啊,這是告訴妳觀音法門的重要。

库藏好书缘结十方

如欲饱餐南师法乳,不妨焚香跏趺,随文入观,坚凝正心,所得必然大大不同。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南怀瑾老师:这样的人,才真正认清了自己的人生,才尊重自己的生命。

南怀瑾老师:《史记》,我给大家讲重要的“眼睛”

南怀瑾老师:还是多用点心力来做些挽救世道人心的工作吧!

南怀瑾老师:这两种力量合拢来,构成了你的真智慧,处理人世间的事。

南怀瑾老师:吃喝了一辈子,有多少人会彻底知道饮食的正味呢?

南怀瑾老师:这情形,有心的人,正在掉眼泪

知医│疾病是上天另一种形式的爱,它提醒我们从错误中醒来

南怀瑾老师:话是交代完了,为了说这一场话,我还特别点了三柱香

南怀瑾老师:提醒大家千万注意这一段,每一句包含的意义都很多

南怀瑾老师:进步快退步更快(千古不易的铁则)

南怀瑾老师:一看你胖了,就晓得你不健康了(从修呼吸法入手,即身成就)

知医│刘雨虹:这就是根本的健康之道

南怀瑾老师:千万要注意“藏器于身”

王骧陆:根本上解决苦闷的好法子,舍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知医│雪漠:一定要想一想,如何把你身上承载的东西发扬光大

南怀瑾老师:《论语》这一篇,是最重要的一篇。

知医|徐文兵:指标重要,还是感觉重要?

南怀瑾老师:有许多医案,给病人吃的根本不是药

跟这样的人做朋友,你会被“感染”上静气

南怀瑾老师:修道必定要通医理,必须配合《黄帝内经》乃至《难经》。

一个良好的人家,孩子有一个书桌,主人有一间书房

雪漠:整个世界都是我用以调心的道具

南怀瑾老师:关于财富,有一个经济学你们没有看过。

南怀瑾老师: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

短片《财神范蠡的故事》告诉你财富是怎么来的

南怀瑾老师:常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答不出来,没办法答。

南怀瑾老师: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他知识

南怀瑾老师:每月六十卦

南怀瑾老师:生活习惯影响气脉(一个小动作有时可以治大病)

启功|这是我摸索的土办法,比王羲之、颜真卿还管用!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们又见面啦!

欢迎您来到怀恩书社

读好书做好人

己立立人自立立他

读好书心明眼亮会读书学以致用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jbys/661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