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刚刚发生了爆炸!”
1月3日下午两点多,市民毛先生打进热线,称奉化区一处工厂内发生爆炸。爆炸十分剧烈,近十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塌陷,一车辆被烧毁,厂房门窗全震碎。
发生爆炸时,工人正在上班爆料人毛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这家工厂的员工,公司是生产阀芯的,位于奉化区莼湖镇陆角山村甬临线路边。
昨天下午两点左右,毛先生正在车间内上班,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巨响。“太吓人了,一开始我还以为谁家的煤气瓶爆炸了。”
“声音很响,紧随爆炸声的是地面震动。”毛先生说,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外头就有同事跑进车间大喊“柴油管道爆炸了”,毛先生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和车间里几十名员工一齐跑出去查看。
爆炸点位于工厂行政楼前的停车场附近,此时地面上正喷出一大股红色火焰,黑烟直冲上空,“周围的水泥地都被炸裂变形了,我们有同事马上报了警。”
停车场里的一辆轿车被烧掉了由于事发在停车场,毛先生告诉记者,现场有一辆轿车遭了殃,“车子都被烧掉了,很多人第一时间跑去把自己车子开走。”不仅如此,巨大的爆炸把附近五金车间三楼的玻璃都震碎了。
事后,毛先生在现场看到,近十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塌陷,数块水泥像斜坡一样横在地面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爆炸剧烈程度。
毛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紧急移开停车场内的车辆外,不少人连忙去找灭火器,可无奈火势巨大,人员根本无法靠近救援。
什么原因致柴油管道爆炸仍在调查奉化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六辆消防车前往现场救援,虽然现场火势很大,但由于起火爆炸点面积只有不到10平方米,救援难度不算很高。
消防官兵立即采用泡沫覆盖起火点,没多久,火势就被控制,所幸的是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记者从工厂员工处了解到,爆炸起火的是埋在地下的柴油管道,因厂方制作陶瓷阀门配件需要,在地下设有一处柴油罐,通过管道将燃料输至厂房使用。
又一起管道爆炸引起的火灾事故!
管道爆炸
又一起火灾事故!
至于管道为何会发生爆炸,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但是推测,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泄露引起火灾爆炸石油化工管道大多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道破裂泄漏时极易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这是因为泄漏的可燃介质遇点火源即可燃烧或爆炸。管道经常发生破裂泄漏的部位主要有:与设备连接的焊缝处;阀门密封垫片处;管段的变径和弯头处;管道阀门、法兰、长期接触腐蚀性介质的管段;输送机械等。
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停车检修和开车时,未对管道进行置换,或采用非惰性气体置换,或置换不彻底,空气混入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检修时在管道(特别是高压管道)上未堵盲板,致使空气与可燃气体混合;负压管道吸入空气;操作阀门有误使管道中漏入空气,或使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遇引火源即发生爆炸。
管道内超压爆炸管道的超压爆炸与反应容器的操作失误或反应异常有关,冷却介质输送管道出现故障,导致冷却介质供应不足或中断,使生产系统发生超温、超压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设备、管线发生超压爆炸事故。
管道内堵塞爆炸管道发生堵塞,会使系统压力急剧增大,导致爆炸破裂事故。
发生自燃火灾管道内结焦、积炭,在高温高压下易自燃,引起燃烧或爆炸。在加工含硫原料油炼油厂的高压管线中,硫化亚铁是一种很常见的物质,它是铁锈和硫化氢发生反应的产物,设备停用后打开,以及维修之前与空气接触,就会迅速发生自燃。
具有多种引火源危险物料输送管道周围具有摩擦撞击、明火、高温热体、电火花、雷击等多种外部点火源。可燃物料从管道破裂处或密封不严处高速喷出时会产生静电,成为泄漏的可燃物料或周围可燃物的引火源。
易成火灾蔓延的通道由于管道连接着各种设备,管道发生火灾,不但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使整个生产系统发生连锁反应,事故迅速蔓延和扩大,特别是管内介质有毒时,对人的生命威胁更大。在管道中传播的爆炸,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由爆燃向爆轰的转变,对生产设备、厂房等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事故并没有人员伤亡。
大家在平时的工作生产中
也要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人在外,全家牵挂!
下面列出的化工管道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大家要认真学习哦!
遵守安全布置原则输送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或有毒、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集中敷设于同一管架上的各种介质管道必须留有规定的间距。多层管架中的热料管道应布置在最上层,腐蚀性介质管道应布置在最下层;易燃液体及液化石油气体管道严禁与蒸汽、热料管道相邻布置;助燃与可燃介质管道之间,宜用不燃物料管道隔开或保持不低于mm的间距。
选材、设计、加工、安装合理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因素正确选择管材,不可随意选用代材或误用,不得使用存有缺陷的管材,例如,要求高温强度时,℃以下使用沸腾钢和半镇静钢,在℃时,应根据不同温度分别使用镇静钢、钼钢、Cr-Mo钢和不锈钢,不得使用碳钢;为了防止低温脆性,要使用奥氏体不锈钢以及铝、镍铜合金的管材。可燃液体架空管道的支架应用不燃材料建造。为避免可燃液体管道在发生事故时液体漫流,可将管道敷设在不燃材料建造的地沟内,并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以防止可燃蒸气积聚。高温物料管道应用不燃材料装设保温层,以防止可燃物接触高温管道起火。
严格按照工艺设计要求设计,管道直径的设计值应尽量大些,弯曲和变径处应缓慢,而且弯
管和变径管要尽可能少,尤其是由水平向垂直过滤的弯管要少。管内壁应平滑,不准有折皱或凸起,不装设网格状的构件。
管道的焊接质量符合要求,焊缝须作无损探伤检查。管道的连接方式合理,可用加偏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消除断面偏差、空隙、错口或不同心等安装误差。管道穿墙、楼板和屋面时,应加套管、防火肩、防水帽等装置。焊缝、法兰等接头均应避开墙和楼板。管道和管件不得与管架直接接触,应按设计温度、压力等要求,采取加置木垫、软金属片或橡胶石棉垫等措施隔离。
采取防腐措施根据输送物料的腐蚀性选择耐腐蚀材料,如对硫化氢的腐蚀,不同温度下使用可采用铬钢,不锈钢或渗铝钢;对高温条件下的氢脆要用Cr-Mo合金钢;对不同程度的硫腐蚀,分别采用5Cr、7Cr、9Cr钢管;为了防止高温氧化腐蚀,要用奥氏体不锈钢管、5Cr或9Cr钢管。采取合理的防腐措施,如涂层防腐、衬里防腐、电化学防腐、使用缓蚀剂防腐等。其中涂层防腐用得最广泛,而在涂层防腐中以涂料防腐用的最多。
定期检测管理的受腐情况,尤其是敷设于地下的管网系统,及时修复或更换腐蚀严重的部位。
消除管道残余应力为了避免管道振动,可采取设置减振装置,增加柔性设计等措施。
为了减弱热应力的破坏作用,采用增加管系可挠性,缓解热应力的热补偿方法,如采用专用的热补偿器;利用弹簧吊架结构或止动器约束管道在约束方向上的位移,在设备管口附近设置固定支架,削弱管口的应力和力矩,加设弯管,改变管道走向,增加管系总的可挠性或利用绝热保温等方法。
针对不同外部载荷采取措施,如防止基础下沉,可采用改变管道设置位置或支撑方式或强化基础设计的方法;预防外力冲击,可通过加强防护设施,可挠性设计,合理设置,加护栏或套管以及加强施工监督等方法。
严格安全操作生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物料的输送温度、压力、流速等工艺参数,尤其是用于输送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粉粒状物料的管道,输送速度不应高于工艺值。生产的要害部位,如加热炉口、塔底部、反应器底部、高温机泵等进出口处的管道和工作条件苛刻,受交变载荷的管道,要特别重视。
冷却介质的输送管道要确保冷却介质的供应量,避免中断,必要时可安装双路水源和电源控制,以防止生产系统出现超温、超压的恶性循环。
及时清除管道内的污垢、沉淀等沉积物,并严禁采用铁质工具或能产生火星的器具输通易燃易爆、易自燃的不安定沉积物。定期清除管道以及周围的设备、设施上的积尘,以减少粉尘沉积。
在冰冻季节前后,要注意管道的防冻和化冻,如积水弯、压力表的弯管,排凝阀等处,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暂时不用的水或易冻的管线要将管内介质排净。
及时维修管道,严禁超负荷,超期和带病运转。
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在用管道要遵照《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检测管道的泄漏和受损情况,防止管道系统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停车检修和开车前应按规定进行管道的排气置换作业,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检修或开车。进行动火检修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禁危险物料管道和高温管道周围堆放易爆物质。需要散热的输送管道上严禁堆放各种杂物,以防止热量积累引起火灾。
危险物料输送管道的周围杜绝各种火源。
采取防静电措施粉粒状物料的输送管道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并设性能良好的静电消除装置。工厂和车间的氧气管道、乙炔管道、油料储运设备、通风装置、空气管道等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地上或管沟敷设管线的始端、末端、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m应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接地点宜设在固定管墩(架)处。
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在容易发生超压爆炸的管道上需设置安全阀等防爆卸压装置;在容易造成火焰传播的管道上需设置水封、砂封、阻火器或防火阀。在高压和低压系统之间的接点处和容易发生倒流的管道上、需设置止回阀和切断阀。在泵和阀门的进口装设管道过滤器,防止由于杂质或夹杂物造成事故。具有着火爆炸危险的输送管道,应配备惰性介质管线保护。可燃气体的尾气排放管线应用氮气封或设备阻火器等防止火势蔓延的装置。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密集管网系统可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以及时发现火险隐患,亦可设置水喷淋等灭火设施,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安
全
生
产
警
钟
长
鸣
文章内容来源:现代金报/记者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