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月1日起
江都城区部分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作为华夏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燃放烟花爆竹是老百姓一种表达喜庆、欢快心情的形式。殊不知,在一声声烟花爆竹震耳欲聋的巨响后面,存有许多危害。
1空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
大量燃放时,如果适逢无风或低气压的天气,有害气体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据有关监测数据表明,每年春节期间,我国绝大部分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都等于或差于轻微污染,其中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污染”“中重度污染”,这些污染部分可归因于燃放烟花爆竹。
2噪音污染: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巨大噪音,使老人难以安睡,病人胆战心惊,学生无法静心学习、休息。许多时候,燃放时发出的突然巨响使行人受到惊吓,对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种惊吓很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产生的噪音,还会损害人的听力,使人急躁、易怒。据监测数据显示,燃放烟花爆竹地区的噪声高达分贝,远远超过人夜间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听力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病例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
3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燃放烟花爆竹很容易引起火灾,或者不小心炸到人,特别是在城区,建筑越来越高,人口相对密集,高空烟花等的燃放更容易引发火灾或人员伤亡,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浪费资源:燃放烟花爆竹的同时,意味着把宝贵的资源纸张(树木)、化工原料(包括生产这些原料时造成的污染)都燃放掉,使大街小巷满地狼迹。
5人力负担:燃放烟花爆竹后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市容,同时也给环卫工人带来严重的负担。
6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碳粒等烟尘,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伤害肺组织,损害神经系统和眼睛。
由烟花爆竹引发的事故
更是说不完
事故一:近日,四川华阳一小区内,三个小孩在窨井盖旁放鞭炮时,窨井盖被炸得腾空十多米高,一个8岁男童被炸成重伤。
事故二:猴年除夕之夜,从事家具经营的个体老板张某与家人一边看电视文艺晚会,一边兴致勃勃地结算当年的生意收入。老张报出一串诱人的数字:当年实现产值25万元,除去纳税及成本外,纯收入6.2万元,家庭成员人均收入1.2万元。除夕的钟声响过之后,老张让儿子搬出早已准备好的两箱鞭炮到门外燃放,哪知有几枚“冲天炮”直飞堆满木屑及半成品家具的二楼,顿时将木屑燃起,火光冲天,一场大火将新建的楼房和数万元的半成品家具化为灰烬。一家人痛哭失声,顿足捶胸。
事故三:大年三十,雯姑娘家里热闹非凡,一是雯姑娘的对象小李首次登门拜访她父母,二是雯姑娘的在外地公安局工作而且两年未回家探亲的哥哥回家过年来了,一家人欢天喜地忙着做出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入席之前,雯姑娘抱出两盘鞭炮:“今天大家团聚,我特地多买了一盘,一定要放个痛快”。雯的哥哥专搞治安工作,见火炮外观不甚整洁,就谨慎地问是不是买的劣质货。“哪里有那么多的劣质货哟?保证放得好……”岂料雯姑娘脚下一滑,连人带炮摔向门外的青石板,“轰”的一声巨响,雯姑娘左臂被炸飞,左半身血肉模糊。
事故四:鸡年腊月底,苏北盐城市在外打工的周某回家过春节,特意给5岁的独生儿子买回多元的各式烟花爆竹。除夕之夜,父子俩在院子里没完没了地放着烟花爆竹,最后,当父亲点燃儿子手里的一枚“闪光雷”,随着一声轰鸣,儿子右手掌、腕骨粉碎性骨折,被迫截肢。70高龄的祖母闻此便一头倒地,导致脑溢血而死亡。乐极生悲,给家庭带来不可言状的痛苦。
事故五:一位姓姚的大学生,而立之后才成家。其独生子白胖聪明,备受宠爱,然而现在谁也不敢认他了。狗年正月初二,小家伙把鞭炮塞进易拉罐内点放,自己左眼炸伤摘除了眼球,还殃及相邻一老人。双方私了不成,矛盾激化,以致走上法庭,对簿公堂。一老一小,两败俱伤。
事故六:合肥市郊区某个体鞭炮作坊的5名少女在爆炸事故发生后,经抢救得以生还。一个多月后,5位少女因忍受不了毁容后的巨大心理创伤而集体自杀。“五朵金花”在鞭炮声中凋落了,那一片焦黑的鞭炮厂废墟,在飒飒寒风中沉默死寂,仿佛为死者升起一道黑色的挽幛。
烟花固美,但危害益多。它会引起大火以及空气污染;它会损坏人们的视力和听觉;
如果鞭炮燃放不正确,它全使人们受伤或致残,甚至升起死亡,这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
禁放烟花爆竹,对于空气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自元旦开始,相信我区实行禁放政策以后,
势必会减少空气污染,噪音污染,
减少发生火灾的隐患。
期待江都迎来更加美好的蓝天
近期文章回顾“江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