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贺岁,
请警惕意想不到的“听力杀手”
隆冬岁尾,随着年三十的脚步渐渐临近,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热闹非凡。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是在这阖家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小编提醒您:有些“听力杀手”也在暗暗潜伏,蠢蠢欲动,意想不到间就可能会伤害您和家人的听力健康。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听力杀手”都隐藏在哪里。
NO1.爆竹巨响
燃放烟花爆竹为春节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但有些爆竹所产生的噪声高达-分贝。当爆竹炸响发生在耳旁时,由于空气猛烈震动产生的气流冲击及爆震波,可使鼓膜破裂及内耳损伤。这种因为脉冲噪声对听觉器官的伤害也被称之为“爆炸性耳聋”,又称间断脉冲噪音损伤。患者往往会出现听觉器官的急性损伤,如鼓膜充血、鼓膜穿孔、中耳听骨骨折等,导致听力受损,甚至出现耳聋。放爆竹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集中,越是震耳欲聋时,这种噪音对人耳的损伤就越大。
这方面特别容易受伤害的是小孩子,一方面小孩子喜欢放烟花爆竹而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耳部结构还尚在发育期,所以更容易受到侵害。
这时可能很多朋友会纠结:这新春佳节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习俗,不放似乎就少了许多的“年味”…其实只要做好防护措施,爆竹巨响这个“听力杀手”我们还是可以有效防范的。首先建议大家在围观烟花爆竹燃放时要提高警惕,尽量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比如离爆竹距离大于10米远;其次,在放烟花爆竹时,可用手掌捂住双耳或用耳塞、棉球塞于外耳道,这样都可以减少巨响对外鼓膜的冲击。孩子们在放鞭炮时,建议周围有大人在旁边注意监管,尽量避免孩子在不安全的状态下自己燃放。
一旦出现耳部的爆震性损伤,医院诊断,治疗越早,听力康复的机会相对就更大。
NO2.酗酒
都说小酒怡情,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时又怎么能少了推杯换盏?这种适当的喝酒本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但是过量酗酒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因为过度酗酒也是导致耳聋的“隐形杀手”。
众所周知喝酒伤肝、伤胃、伤肾脏,经常醉酒伤耳朵却几乎被大家忽视了。为什么说猛烈喝酒会导致突发性耳聋呢?这是因为人类的内耳动脉细如发丝,十分脆弱。有些人平日不经常喝酒,而突然猛喝大量烈酒会引起内耳血管痉挛而导致内耳血液供应不足,因而引发听力突然下降。
除此之外,酒精会对人体咽喉部黏膜表面产生刺激,喝酒的人容易患上咽炎,从而引起咽鼓管阻塞。如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还会容易产生中耳炎,出现中耳积液,从而引起耳鸣、耳堵塞感等症状。长期无节制喝酒还会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长此以往,听力会逐步下降,到最后可能发展成为神经性耳聋。
所以偶尔小酌甚好,但是请不要酗酒。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耳朵有听不清、耳鸣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医院检查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自己的生活。
NO3.熬夜、过度疲劳
春节期间,大家走亲访友、麻将娱乐再所难免,甚至为此而常熬夜“战斗”到天亮。这里小编奉劝您:请尽量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因为这些不规律生活、过度疲劳都可能成为伤害您听力的隐患。
首先,“熬夜”除了会导致肠胃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外,“熬夜”还会导致内耳微血管收缩,处于紧张状态缺血缺氧,,造成内耳供血不足。内耳血液供应较特殊,且内耳神经非常脆弱,内耳持续缺血6秒钟,神经就会受损伤,缺血超过30分钟后,就可能出现永久的神经损伤。对听力有极强的杀伤力。
还有频频应酬会导致过度疲劳。过度疲劳,很容易导致心脏节律变差,肝脏代谢和解毒负担加重,神经调节能力变差,尤其是植物神经导致紊乱,也会导致免疫低下。这些生理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微循环,出现耳蜗积液或者无菌性或细菌性炎症,这都是会以耳鸣的形式表现出来,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人的正常听力。
所以如终上所述,巨大的烟花爆竹声、酗酒、熬夜、过度疲劳都可能导致您和家人的听力受损。虽然春节期间,这些“隐形的听力杀手”我们不能全部消除,但是我们可以在了解其原委后,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避免它们对于听力的损伤。
最后,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前,愿大家可以在幸福中和家人团团圆圆、共同辞旧迎新,并提前祝大家阖家新春愉快、鼠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