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6/5906354.html耳鸣、耳聋是听觉异常的症状。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种症状,自觉耳内鸣响。如蝉如潮,以妨碍听觉为主症;耳聋以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为主症。临床上耳鸣、耳聋可单独出现。亦可先后发生或同时并见,故一并论述。本病的发生多因暴怒、惊恐而致肝火上逆,少阳经气闭阻或外感风邪,壅遏清窍均可致耳鸣、耳聋;或因肾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则可虚证耳鸣、耳聋。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本病病因虽然复杂,但不出于虚实二证,故在临床施治时,当以此为要,虚证以益精补肾为主。实证以清泻肝胆为主。本病病位在耳。基本病机是邪扰耳窍或耳窍失养。本中心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具有特殊疗效,在本案结尾分享临床医案。针灸治疗耳鸣、耳聋,记载甚早。《内经》中已有详细的论述,如《灵枢.厥病》记载:“耳聋无闻取耳中……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灵枢.口问》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针灸甲乙经》一书记载:“聋,翳风及会宗、下关主之。耳聋无闻,天窗主之。”由此可见。历代医家不但对本病病因有了全面的认识,并且用针灸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但要掌握适应证,对鼓膜损伤、先天性耳聋、动脉硬化而引起的耳聋、耳鸣非针灸所能治疗,需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所以在治疗时应明确诊断。在治疗期间调适生活,生活因素和精神因素对耳鸣、耳聋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应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保持舒畅的心情,避免嘈杂的环境。本案中本中心多采用空腹诊脉法、刺血疗法、拔罐疗法、体针疗法、浮针疗法、套管针疗法、艾灸疗法等等。下面给大家分享各种治疗方案仅供参考!不懂医术者请勿尝试操作。一、刺血治疗方案取穴:少泽、外踝周围瘀络、耳尖、耳背。注释:点刺放血。穴位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依次点刺出血,可挤捏或加拔火罐出血。出血量为3~10毫升,急性期3~5天1次,慢性患者7~10天1次。空腹脉象辨证:虚证刺血量宜少,实证刺血量宜多。也可根据患者体质来确定放血量的多少。刺血疗法可排出体内瘀滞,扶正祛邪,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本方刺血,可疏风泻火、聪耳开窍、清肝利胆。二、体针治疗方案取穴:听宫、翳风、三叉三、足驷马等。(三叉三、足驷马为董氏奇穴)在体针运用当中据脉象来确定每个穴位的针刺运气,比如:吸气、出气进针及吸气、出气取针等等,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得仔细的认真的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根据辨证可加以配穴并治,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肾气亏虚配下三皇、太溪、关元;风邪外袭配外关、合谷;痰火郁结配丰隆、内庭;气滞血瘀配太冲、膈俞。注释: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之交会穴,三经皆直接通于耳内,具有聪耳通窍,疏散风热、通经止痛功效,用于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显著,有治疗耳疾“第一穴”之称。是历代治疗耳疾之要穴。翳风穴为手少阳经穴,手少阳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在古代手少阳经有耳脉之称,专调耳部气血。用之可疏导少阳经气,泻三焦之火而清耳窍。三叉三、足驷马均是董氏奇穴,足驷马治症很广,是调治肺气之主穴,并且治疗鼻病、皮肤病、耳病作用甚效。本组穴位对其耳病无论虚实皆可调之。三叉三在三焦经上,其用也是根据经脉所行之用,用之既可泻三焦之火,又能补肾,能补虚又能泻实。三、操作方法实证泻之,虚证补之。听宫张口取穴,进针1寸;翳风针刺时针尖向耳廓内方向进针;(针刺方法非专业人士切勿尝试)。三叉三、足驷马常规针刺。急性者每日一次,慢性者隔日一次,留针20~30分钟。15次为一个疗程。(在次重申非医疗专业人士请勿尝试针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xgyy/66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