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去一个高端的颐养中心为一位老爷子上门服务,发生了一些状况让我深有感触,也是导致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这位老人是我的老朋友了,第一次见面时,就了解到他有老年痴呆,加上各种因素,后来多次上门服务,本应该彼此非常熟悉,但当我看到老爷子时,热情向他打招呼后,他那一脸懵的样子,让我和他都有点尴尬。
接着他就问我是谁?是不是他家人?他说他又想不起来了,他不认识我。
他今天没有戴助听器,我凑到他耳边大声的告诉他,我是来给他做助听器服务的,他才明白我不是他家人,但他也不记得我了。
接着我就问他助听器放在哪里了,老人和老伴就开始找助听器给我。
结果桌子、抽屉、床头柜、大大小小的盒子、袋子,最后连床褥底下都找了,最终也没找到。老爷子尴尬又沮丧的抓了抓头说:“前两天我还找到了,还非常开心呢,结果今天又不记得放哪了!”
我安慰他没有关系,今天服务不了,我改天再来,让他不要着急,有时候不找的时候就出来了。
当我从颐养中心出来后,想着老爷子不记得我的神情,好不容易找到了助听器却又不记得放哪里了,屋子里的物品存放也早已失去了条理,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住在高端的养老机构,也不为经济发愁,但老爷子由于干预不及时,导致听力损失重,言语分辨差,再加上老年痴呆症,子女也不能在身边,这样的晚年生活我想也不能算安享吧?
我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呼吁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