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三大金融趋势值

2014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3大金融趋势值得关注

中行发布的《2014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外部环境转好、新型城镇化推动和消费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将继续稳中向好,预计GDP增长7.6左右。  《报告》预计,2014年,央行可能会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会进一步加速,同业业务监管将延续加强,同时市场流动性整体趋紧。  "预计2014年M2和社会融资总量将保持安稳增长,社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将面临新一轮挑战,资本市场将延续复苏,人民币汇率的长时间波动将加重。医治白癜风最好的地方"12月20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了《2014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对明年的金融情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整体安稳,受需求放缓、产能过剩和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上半年GDP连续两个季度减速,但在"微刺激"政策作用下,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7.7左右。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外部环境转好、新型城镇化推动和消费恢复性增长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将继续稳中向好,预计GDP增长7.6左右。  同时,《报告》预计,2014年央行可能会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年M2增速将在13.5左右,信贷增速将保持稳定,信贷结构可能会产生变化,更多资金将配置到更具效率的行业和部门。利率市场化会进一步加速,同业业务监管将延续加强,同时市场流动性整体趋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象征性下调0.5个百分点。  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凸显了金融要素价格改革在金融改革中的核心地位。201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进一步加速,市场在资金要素定价和资金资源配置中将起更强的作用。"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专家表示。  实际上,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得到实质性推动,今年7月份,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下限管制;9月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10月份,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12月份,同业存单推出。  对明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何进一步推动,中行国际研究所专家表示,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预示着市场价格构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2014年的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体系并大力发展市场化定价产品。《报告》也称,一方面要扩大Shibor定价的适用范围并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创新产品,扩大市场化利率定价的范围,为利率价格并轨创造条件。  除市场定价体系的完善,在基准利率上,中行专家也预计,明年实体经济投资动力逐步恢复,房地产价格仍有上涨压力。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及各类市场主体预期,央行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较低,预计2014年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  流动性整体趋紧  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和其他"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间资金杠杆不断提升,并因此造成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易"紧"难"松"。今年6月份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10月末和12月份市场流动性再次出现紧张状态。对12月份出现的流动性紧张状态,央行12月19日表示,已运用短时间流动性调理工具调理市场流动性。  为何今年流动性紧张成为常态?对此,中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目前流动性不存在问题,而是流动性本钱上升。"他表示,过去期限错配太严重,所以才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短端利率出现飙升,现在是在纠正过去期限错配中的问题。  《报告》称,央行延续在公然市场进行"锁长放短"操作,表明其故意保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紧平衡",以此保持相对较高的货币市场利率,迫使金融机构"去杠杆",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解。  "之前商业银行负债和流动性是一个来源,都是存款。"曹远征表示,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存款一定会出现着落。那么这不仅使将来银行放贷能力遭到影响,更重要的是流动性也开始遭到影响。  对明年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报告》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再现6月份流动性异常波动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中行专家提示,2014年,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整体依然趋紧。"影响市场流动性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除季末'冲时点'、财政存款等传统因素外,货币政策也将更趋稳健和审慎、美国QE的退出、资本项目逐渐放开导致的资本活动、外汇占款波动性的加大都将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冲击。"《报告》称。  基于这类预测,中行专家认为,央行可以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金融市场流动性需要,但仍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下落银行经营压力,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必要。《报告》预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象征性下调0.5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和金融体系的利率中枢也将位于较高水平,全部实体经济的融资本钱在短时间很难迅速回落。  "过去银行的风险是资本负债的风险,资不抵债,是盈利性的问题,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另一个风险即流动性风险出来了。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曹远征提示,挑战在于银行不但要在盈利方面而且要在安全性上做好安排。  同业业务监管加强  另外,作为资金融通重要工具,同业业务在过去两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负面作用。部分"类信贷"业务成为房地产、融资平台等领域新资金来源,加大了风险隐患。同时,由于稳定性差、波动性大,当外部流动性改变时,风险迅速在不同市场蔓延和感染,对全部系统流动性构成冲击。  去年末开始,银监会已对同业代付、票据业务、理财资产池等业务出台了相干规范办法,相继出台了"8号文"规范理财非标资产、"135号文"加强对票据业务监管。各家银行在同业业务的扩充上有所收敛,同业资产也有所着落。  不过央行"去杠杆"的决心和表态说明,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下落流动性冲击,同业业务监管将延续加强。  《报告》也预计,明年同业业务监管将出现"规则一致、更加透明、堵疏共治"的新趋势。  "1是根据业务的根本功能,对表外同业业务计算相应的权重和风险拨备,使其与同类型表内业务的监管规则趋于一致,减少套利空间。2是扩大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3是扩大大额可转让存单范围,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市场化的负债渠道,下落对同业融资的依赖和套利动机。4是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下落金融机构'短借长贷'的期限错配风险,提高存量资金的周转速度。"《报告》称。  不过,中行专家提示,同业监管强化,将加速金融体系"去杠杆"。从总量看,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和资本计提压力都将增加,信贷增速明显放缓。从结构看,表外融资出现重回表内态势,信托和拜托贷款、票据融资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范围着落。受此影响,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资金来源面临压力,不排除部分融资平台出现流动性断裂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by/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