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市区实行禁鞭政策,由“限”改“禁”是
古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里的传统习俗,烘托出浓浓的“年味”,也给新春增加了无穷乐趣,但是,燃放烟花爆竹也有很多的危害…
前不久,我市规定了在今年2月1日起,市区将划定范围内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据了解,从年开始,我市市区实行禁鞭政策,有效净化了城市环境,预防和减少了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爆炸、烧伤等事故。年,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政府《燃放烟花爆竹若干规定》相继出台。随后,全国大、中型城市多数实行“禁”改“限”管理政策。本着既尊重民间传统习俗,又保障市民生活安宁的原则,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襄樊市市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暂行规定》,年1月1日正式实行,在春节期间对市区烟花爆竹实行有限的“开禁”。
《襄阳市市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暂行规定(修订)》解读之一 《襄阳市市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暂行规定(修订)》(以下简称规定)于年12月23日,经襄阳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年2月1日实施。昨日,市禁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修订《规定》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解读。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禁鞭”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屡次提出建议、提案,要求市区重新实行禁鞭。年,我省武汉、宜昌、黄石等城市由“限”改“禁”。
为了切实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关部署要求,积极回应民意,市政府决定对原《规定》进行修改,在主城区重新调剂、划定禁鞭区域,实行全面禁放,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市区制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何俊虎告知,在市区制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噪音和有害气体,是污染城市环境的来源之一。特别是春节期间井喷式的燃放,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强度更大。据环保部门提供监测数据,年春节期间(2月18日至24日),3天轻度污染、4天中度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特别是油、气、电等重要设施增速较快,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患愈来愈突出。同时,我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一个鞭炮声不断的城市明显不符合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张伟)
依照新《规定》第五条,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止燃放、收缴其烟花爆竹、予以正告;情节严重的,并处罚款,其中单位违规燃放的,处以元罚款,并对直接人或单位负责人处以元以上元以下罚款;个人违规燃放的,处以元以上元以下罚款。
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由公安机关没收烟花爆竹,并处元以上0元以下罚款。在禁放管理工作中,如果相对管理人违背公共安全、妨碍履行公务,执法机关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您知道吗?1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大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硝烟为“年味”。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当硝烟弥漫时,这些气体对我们人体各各部位都有着一定的伤害作用,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
2噪声污染。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爆炸声连绵不断,如雷灌耳,吵的人年三十之夜常常难以入睡。燃放鞭炮地区的噪声高达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得超过45分贝,也就相当于蛙鸣声。而高强度的噪音对得了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几近每一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听力遭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
3是缺少社会公德心的表现。1人放炮百人听,一家放炮四邻不安,对小孩和老人来讲对身体非常不利。使人养成只想自己不管他人的不良习惯,由此公德意识薄弱。
4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把宝贵的资源纸张(树木)、化工原料(包括生产这些原料时造成的污染)都燃放掉,使大街小巷满地狼迹,放完走人,使人养成无意的习惯。
另外,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还有人们燃放的烟花爆竹碎屑,给环卫工人增加了严重负担。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