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杨栋梁主持召开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就进一步做好人员搜寻、伤员救治、善后处置、隐患治理、信息发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杨栋梁指出,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多个工位。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五大问题酿成“中荣之灾”
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在调查组全体会议上指出,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这家台商投资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十分严重,主要存在五大问题。
1.企业厂房建设设计有严重问题
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依据GB-《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第5.2条: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
第5.3条:多层建筑的结构要求如下:多层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应经核算并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的进行泄爆。
依据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1.1条,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按照表3.1.1的规定。铝粉尘产生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乙级”。
根据地3.3.1条和表3.3.1,乙类厂房,一级耐火等级,最高运行层数“不限”,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m2”;二级耐火等级,最高运行层数“6层”,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0m2”。
2.企业生产工艺路线设计、布局有严重问题
发生爆炸的车间不足平米,却设计了29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上有16个工位,严重违反人和人之间、线与线之间的安全规定。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每个工位面积4.31m2。
按照安全生产要求,各工位、通道、设备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车间设备、设施布局(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长范围计算),小型设备应不小于0.7m,中型设备应不小于1m,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2m。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长范围计算),小型设备应不小于0.7m,中型设备应不小于0.8m,大型设备应不小于0.9m。
(3)作业空间(设备间距除外),小型设备应不小于0.6m,中型设备应不小于0.8m,大型设备应不小于1.1m。
(4)高于2m的空中运输线应有牢固的护罩(网)
(5)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车间安全通道的人行道宽应不小于1m,车行道宽应不小于1.8m。
(6)车间通道不得有1处以上(含1处)被堵塞或占道超过过道路宽度的1/3。两条通道的交叉路口堆放物品不得超过通道宽度的1/3。
(7)车间通道不得有3处以上(含3处)被占,车间通道占道不得超过总长度的5%.
(8)作业场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品及工具柜应进行定置管理、摆放整齐、平稳可靠.
(9)各类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存放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要求。
(10)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11)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2m高度
按照以上内容对照检查,每个工位4,31m2,包括设备、材料、通道、人员站位,显然不符合要求。
3.通风除尘系统存在严重问题
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依据GB-《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安全、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不应更换或停止使用。
通风除尘宜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风管中不应有粉尘沉降;除尘器的安装、使用及维护应符合GB/T的相关规定。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照防爆要求配置
按照规定,危险品作业场所要求电器设备全部按照防爆要求配置,但车间内包括电机、闸刀、配电柜、电线、电缆等在内的电器设备全不是防爆设备。
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92,第3.1.2条镁、铝、铝青铜等粉尘属于爆炸性粉尘:这种粉尘即使在空气中氧气很少的环境中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的爆炸。
根据铝粉尘的引燃温度℃,温度组别应为T11。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轮毂打磨车间属于: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应划为10区:
第3.4.1条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设计,宜将电气设备和线路,特别是正常运行时能发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布置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以外。当需设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时,应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地点。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二、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三、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电气设备最高允许表面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的应为:TII,℃或℃。
以下用电设备的线路,均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
四、在爆炸性粉尘环境采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进行隔墙机械传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应采用非燃烧体的实体墙与爆炸性粉尘环境隔开;
2.应采用通过隔墙由填料函密封或同等效果密封措施的传动轴传动;
3.安装电气设备房间的出口,应通向非爆炸和无火灾危险的环境,当安装电气设备的房间必须与爆炸性粉尘环境相通时,应对爆炸性粉尘环境保持相对的正压。
五、爆炸性粉尘环境内,有可能过负荷的电气设备,应装设可靠的过负荷保护。
六、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的事故排风用电动机,应在生产发生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事故起动按钮等控制设备。
七、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应少装插座和局部照明灯具。如必须采用时,插座宜布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点,局部照明灯宜布置在事故时气流不易冲击的位置。
第3.4.2条防爆电气设备选型。除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和可燃纤维的11区环境采用防尘结构(标志为DP)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及其它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均采用尘密结构(标志为DT)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并按照粉尘的不同引燃温度选择不同引燃温度组别的电气设备。
第3.4.3条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处敷设。
二、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三、敷设电气线路时宜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如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四、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高压配线应采用铜芯电缆;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内高压配线除用电设备和线路有剧烈振动者外,可采用铝芯电缆。
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全部的和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内有剧烈振动的,电压为V以下用电设备的线路,均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
五、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导体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l.25倍,和自动开关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本款第2项情况除外);
2.引向电压为V以下鼠笼型感应电动机的支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
3.电压为V以下的导线和电缆,应按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校验。
六、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网络的额定电压,且不应低于V。工作中性线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的额定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
七、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单相网络中的相线及中性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并使用双极开关同时切断相线和中性线。
八、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11区内电缆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
九、选用电缆时应考虑环境腐蚀、鼠类和白蚁危害以及周围环境温度及用电设备进线盒方式等因素。在架空桥架敷设时宜采用阻燃电缆。
十、对3-10Kv电缆线路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宜动作于跳闸,在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内宜作用于信号。
第3.4.5条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严禁采用绝缘导线或塑料管明设。当采用钢管配线时,电压为v以下的钢管配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4.5规定。
爆炸性粉尘环境钢管配线的技术要求表3.4.5
钢管应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为了防腐蚀,钢管连接的螺纹部分应涂以铅油或磷化膏。在可能凝结冷凝水的地方,管线上应装设排除冷凝水的密封接头。
第3.4.6条在10区内敷设绝缘导线时,必须在导线引向电气设备接头部件,以及与相邻的其它区域之间作隔离密封。供隔离密封用的连接部件,不应作为导线的连接或分线用。
第3.4.7条爆炸性粉尘环境接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不需要接地的下列部分,在爆炸性粉尘环境内,仍应进行接地:
1.在不良导电地面处,交流额定电压为v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2.在干燥环境,交流额定电压为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3.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
二、爆炸性粉尘环境内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应采用专门的接地线,该接地线若与相线敷设在同一保护管内时,应具有与相线相等的绝缘。电缆的金属外皮及金属管线等只作为辅助接地线。爆炸性粉尘环境1l区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可利用有可靠电气连接的金属管线或金属构件作为接地线,但不得利用输送爆炸危险物质的管道。
三、为了提高接地的可靠性,接地干线宜在爆炸危险区域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
四、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防止直接雷击的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分开设置,与装设在建筑物上防止直接雷击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合并设置;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亦可合并设置。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低值。
5.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也不落实
该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甚至不知道粉尘会爆炸,只知道粉尘会产生污染;整个除尘管道中没有防水防湿干燥措施,有进水可能;企业既没有给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也没有按照要求给工人配备阻燃工作服,而且工人每天上班时间达到11个小时(冬季12个小时),企业在劳动强度、劳动时间上也违反相关法规。
依据GB-《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第4.2条,企业应清楚本企业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第4.3条,企业应根据本标准并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或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第4.4条,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第4.5条,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第4.6条,安全、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不应更换或停止使用。
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标准与现状的差距,上述原因与标准对照,就明白了为什么会事故的发生。,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起未遂先兆以及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我们要做的就是查处每起事故隐患,预防和控制未遂和轻微事故,杜绝严重事故发生。
转发是一种智慧、分享是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