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杭州40多岁的沈女士(化名)游泳后径直回家,开着空调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竟发现自己好像听不见了。
游泳回来吹空调,耳朵突然听不清
“没想到,空调房里舒医院治疗”沈女士称,到医院一检查,竟是吹空调导致的突发性耳聋!“左耳朵像塞了棉球,家人大声说话才能隐约听见”。
很多病都是空调给的!专家提醒:很多人习惯夏季对着空调吹、室温降得很低,殊不知,置身的气温突然由热到冷等因素,易引发突发性耳聋及其他一些疾病。
今年7月初,天气闷热持续高温,杭州沈女士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决定去离家不远的游泳馆凉快一下。然而出了游泳馆,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考虑到路程并不远,沈女士快步走回家,到家已出了一身汗。
于是,沈女士就一头扎进冷气很足的空调房间,既累又困的她很快进入梦乡。次日清晨醒来,沈女士觉得有点感冒,且听力也明显异常。
突发性聋夏季高发!与高温天气有关
专家介绍,夏天天气炎热,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有些人操劳过度,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
还有的人是因为空调引起的,外部环境太热,室内空调又打得低,频繁进出后人体无法适应,就容易感冒;有人在大汗淋漓时很快就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血管遇冷强烈收缩,导致内耳微循环缺血,诱发各类耳部疾病。
“我听力一向很好,现在左耳听力明显下降,生活非常不便!”
沈女士愁眉苦脸的说“一直以为耳聋很遥远,没想到离我这么近!希望后续的治疗能产生效果”。
不良的生活习惯、贪图一时的享受,很容易损害我们的身体,很多患者都有和沈女士一样的经历。
警惕!高温季节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熬夜、劳累、紧张、吸烟、喝酒等对都对耳朵有影响。比如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影响内耳血液供应而出现功能障碍等。
其次,既要注意防暑降温,又需留神别受凉感冒及突发性耳聋等,尤其不要大汗淋漓就进入空调房;不要长时间让空调、电风扇对着身体,尤其是头面部吹,房间内温度别降得太低。
耳鼻喉专家提醒,突发性耳聋后应及时就医,发病后一周是黄金治疗期,多数是可恢复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治愈难度将会大大提升。
年轻人应警惕突发性耳聋,耽误不得!
突发性耳聋大多见于老年病人,但近几年临床数据表明,年轻人的患病几率也在逐年增加,大多与熬夜、工作压力大、不注意休息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复杂的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会明显下降,伴有耳鸣。
一般患者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感觉到耳鸣,耳朵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
突发性耳聋有哪些症状?
指突发性、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1.听力下降:大多数患者患有单侧听力下降,发病前没有任何预兆,听力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
2.耳鸣:可以是初期症状。耳鸣常伴耳聋出现,耳聋后也可出现。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的听力可以恢复,但耳鸣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3.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以视觉物体旋转、步态不稳为特征。
4.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还会有耳朵周围堵塞、压迫、麻木或沉重的感觉。
怎样做才能有效预防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预防与其致病因素有关,所以要想有效预防突发性耳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远离噪音
年轻人喜欢去噪音大的娱乐性场所,比如卡拉ok,或者经常长时间带着耳机听音乐。容易出现听力疲劳,增加突发性耳聋的概率。预防突发性耳聋,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噪声干扰。
2.稳定情绪
经常情绪化的人,容易出现内分泌调节失衡,导致内耳血流受阻,血液循环紊乱等等,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过度工作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过大,就容易突发性耳聋。所以要想预防突发性耳聋,就要学会请假,避免过度劳累。
4.预防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诱发突发性耳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预防感冒,杜绝上呼吸道感染。
5.定期测试听力,了解听力的健康状况
听力不是静态的,容易被噪音、耳疾等因素破坏。定期的听力测试可以及时预测听力损失的风险,及时的干预有利于快速恢复。听力损失的最佳治疗时间为1周以内。
戴耳机、熬夜、压力过大……
正逐渐
“谋杀”年轻人的听力!
专家提醒,
有些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
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耳朵的保护,
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医院耳鼻喉科预约通道:点击文末网上预约或者拨打-预约挂号!免排队、节省时间、舒心就医!
专注耳鼻喉,华山更专业
融合现代科技不手术不住院让治疗更简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