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战神孙传庭前期无敌,后来为何打不过李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212240.html

明朝中后期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到了明末,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经变得腐朽不堪,帝王不贤、奸臣当道使得朝廷再也无力支撑庞大王朝的运转。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意图挽救危局,孙传庭就是大明最后的支柱。

孙传庭由文入武,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将领,他前期募兵练兵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取得辉煌战果,将“闯王”李自成打到自闭,为大明王朝争取了不少喘息之机,但为何后期却屡战屡败,不敌卷土重来的李自成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孙传庭大败闯王

孙传庭出生于万历年间,二十六岁便得中进士担任一地知县,可惜的是当时朝堂被阉党把控,大太监魏忠贤权势不可一世,看不惯朝堂的乌烟瘴气,更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孙传庭毅然辞官归隐。作为一名读书人,孙传庭心中自然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宏远志向,面对日显颓势的大明王朝,他表明上无动于衷,内心却担忧不已。

崇祯帝即位后诛灭魏忠贤,朝廷一时清明,但此时的大明帝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特别是内部各地起义四起,游寇横行导致民不聊生。更严重的是,由于连年灾荒和战争,大明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崇祯帝为了支持孙传庭平定农民军起义,想方设法筹集了六万饷银,但这显然是杯水车薪。

孙传庭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但国难当头,他不可能退缩,在这种近乎苛刻的条件下,孙传庭硬生生在秦地练出一支劲旅。农民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是闯王高迎祥部,只不过高迎祥刚被卢象升打败逃入山中,孙传庭见此立即决定围剿高迎祥,而高迎祥在荒山野岭中面临着缺粮困境,无奈之下决定采取三国魏延战略,从子午谷突围。

孙传庭对此早有预料,在高迎祥必经之路上设伏,最终生擒高迎祥。高迎祥在京城伏诛后,李自成继任“闯王”,率领起义军继续作乱,但孙传庭与各路明军一起将起义军打的节节败退,后来他联合洪承畴在潼关南原地区将李自成部击败,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灭,闯王李自成也仅在18骑的保护下逃脱。后来李自成不敢再出来随意搞事,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

再战李自成,大败

平定农民起义军之后,孙传庭又被调往边关防范外敌,但孙传庭因为功劳太大与首辅杨嗣昌产生了矛盾,两人互相看不顺眼,意见处处相左,孙传庭气不过直接以耳聋为由乞骸骨,在这个时候,杨嗣昌暗中上书挑拨,向崇祯帝告发孙传庭并未耳聋。

崇祯帝一开始并没有相信杨嗣昌的话,而是亲自派人去查证孙传庭是否真的耳聋,结果得到的结果是孙传庭真的耳聋了,但崇祯帝仍然将他下狱。整个朝廷官员都知道孙传庭是被冤枉的,却没一人敢仗义执言,就这样孙传庭在大牢中被关了三年。

《明史》记载:“既解严,疏请陛见。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传庭,引疾乞休。嗣昌又劾其托疾,非真聋,帝遂发怒,斥为民,下巡抚杨一俊核真伪,一俊奏言:“真聋,非托疾。”并下一狱。传庭长系待决,举朝知其冤,莫为言。”

后来杨嗣昌等人被卷土重来的李自成打得溃不成军,开封等战略要地更是被闯王围困,这时崇祯帝才想起来关在大牢中的孙传庭,然而孙传庭刚刚复出领兵到达前线,还没来得及了解战况,崇祯帝又下旨督促孙传庭马上迎战敌军。

在崇祯帝的百般催促下,孙传庭来不及再练兵,只能硬着头皮率领前面打仗剩下的兵马去和李自成打,结果自然是落败。在此役失利后,孙传庭决定据守潼关,防止起义军攻破京城西边门户,但崇祯帝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随着局势的恶化,朝廷不停地催促孙传庭出战,崇祯帝的圣旨也随着而来,在皇命的压迫下,他不得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主动出击。

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接连的大雨让明军火器哑火,李自成趁机大破明军,孙传庭眼看手下乱作一团,只好下达指令退守潼关。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围攻潼关,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孙传庭为保存明军有生力量决定突围,结果在突围途中被起义军包围,最终丧命于乱军之中,尸身都未能找到。

孙传庭后期打不过李自成的原因

孙传庭数次打败农民起义军足以证明其可堪大任,可惜的是大明早已不是那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大厦将倾的明朝不允许出现失误了,孙传庭虽然有意力挽狂澜,可奈何朝廷腐朽,君王不贤。孙传庭战死仅仅几个月后,李自成就攻破了京城,崇祯帝也在煤山自尽,明朝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明朝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大量财富被官僚、勋贵、地主截取,每次朝廷征兵纳粮都被摊派到贫苦百姓身上,贫者愈贫让朝廷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孙传庭通过“清军清屯”来募兵练兵是正确的做法,可惜的是他面对的困难明显太大,而他的牺牲也预示着大明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大明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战斗力的部队。

其实,崇祯帝的多疑寡恩也是导致孙传庭失败的原因之一,孙传庭打了胜仗结果却落得个牢狱之灾,出狱后重新领兵却依旧钱粮都不给,就这还每天催着孙传庭主动出击去送死,要是一般人早就不惯着崇祯帝了。孙传庭为国而死,崇祯帝竟然还怀疑是假死,连谥号都不给,其心性由此可见一般。

结语

孙传庭缺粮食和兵源,李自成也一样缺少,但不同的是,李自成的灵活性更强,来自朝廷内部的压力让孙传庭不得已放弃固守战略,转而主动出击,结果丧失了战略主动性。“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即使不在战场上牺牲,最后也一定会死在战场之外,原因无他,明末腐朽朝堂不会允许这样一名“战神”存在。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by/66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