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新闻:美政府研究发现手机辐射与癌症有关
文章来源:于盛诺一家
手机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人们每天都会在手机上花掉3-5个小时处理工作、进行社交以及放松娱乐。然而,手机辐射带来的危害却一直没有结论,多数研究认为手机辐射是在一个安全范围内的。但是,近期美国的一项重大研究发现,在暴露于通常由手机发出的射频辐射下的雄性大鼠中,有少数患上了脑神经胶质瘤和心脏神经鞘瘤。
手机是否会影响身体健康是一个长期备受争议的问题。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NTP)斥资万美元开展的一项多年同行评议研究发现,在暴露于通常由手机发出的射频辐射下的雄性大鼠中,有少数患上了脑神经胶质瘤和心脏神经鞘瘤。这一发现绝对称得上是一则爆炸性新闻。
NTP是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下设的一个办公室,其肩负的任务是发现并检测可能对人类有害的物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大约20年前就委派NTP去研究手机射频辐射。
5月26日刊登的研究报告公布了该研究的部分结果,该报告称:“鉴于移动通信设备在全球各年龄段用户中的普遍使用,即使射频辐射暴露导致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幅度非常小,也会对全球公共健康产生广泛影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发言人并未立即对此置评。不过,NIH此前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曾开展过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但是从中收集的观测数据提供的证据非常有限,不足以证明使用手机会使人的患癌风险增加。”
虽然并非所有在动物中观察到的生物效应都一定适用于人类,但是NTP对老鼠开展的这项研究是观察手机对健康有何影响的最大、最全面的实验之一。
“我想,只要人们获悉了这一研究发现,他们就不会再发表使用手机无任何风险的言论了。”RonMelnick对该研究结果发表评论说。Melnick在年退休之前一直负责这项NTP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手机问世以来,大家在手机射频能量对身体产生影响方面普遍认同的唯一观点是只有当手机射频能量足够高时才会使人体组织发热,而手机的设计标准远远低于这一热能水平。
美国政府的官方态度是科学证据不能有力地表明手机会带来健康风险。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声明手机辐射属于2B类可能致癌物,这是一类含糊不清的称号,事实上某些泡菜和咖啡也被视为可能致癌物。
还有许多研究表明手机不会对健康造成有害影响。今年5月,一项调查发现,自30年前开始使用手机到现在,澳大利亚的脑癌发病率并无增加,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年,NTP选定美国芝加哥的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研究所来开展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说,由于实验的复杂性,设计与规定实验的参数就花了数年时间。
这些实验在地下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专为大鼠和小鼠设计了21间能发出射频辐射的房间。共有多只大鼠和小鼠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暴露于射频辐射下2年以上。
研究人员探究了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GSM和CDMA在两种常见发射频率下产生的影响。他们让大鼠每天暴露于频率为兆赫兹的射频辐射下9个小时(以暴露1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18个小时),让小鼠暴露于频率为1兆赫兹的射频辐射下。
关于小鼠的研究结果并未对外公布
研究人员在大鼠中发现了两类肿瘤—脑神经胶质瘤和心脏神经鞘瘤,而此前的某些流行病学研究也有相同的发现:脑神经胶质瘤和听神经瘤。这些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是WHO决定将手机辐射界定为可能致癌物的关键因素。NTP研究报告指出,其研究发现似乎为WHO对手机辐射的界定提供了又一证据。
研究人员发现暴露于手机射频辐射使一些雄性大鼠患上了癌症,但是并未在雌性大鼠中发现相似结果。出生前就暴露于手机射频辐射的大鼠在出生时的体重往往偏低。
NTP研究报告称,全部研究结果将在年秋公诸于众
目前尚不清楚该研究结果可能会对政府的手机安全性建议产生什么影响。NTP已经向负责管理美国手机使用安全指南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简要介绍了该研究结果。
“FCC对手机使用安全指南的规定一直依赖于科学证据,”FCC发言人表示。“我们将继续遵循联邦政府的卫生与安全专家提出的所有建议,包括FCC是否应该修改现行的政策法规和射频辐射暴露限值。”
现行的手机安全性标准主要集中在射频能量的发热效应上,该能量类型与微波炉烹制食物的能量类型相同。在20世纪90年代,手机安全使用测试主要围绕射频能量的发热效应而设计。最新的NTP研究发现可能会使手机安全性标准发生改变,比如用手机打电话时必须使用耳机以及不要把手机放在裤子口袋里。
(本栏目由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医疗纠纷专业委员会主任冯立华律师主办,文章转自医师报。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