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这件事,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很多人是一夜起来,就耳中暴鸣,令人惶恐不安有的是长期耳鸣,令人心烦意乱。耳鸣时,嘈杂的声音打破大脑的平静,嗡嗡声,嘶嘶声,滋滋声,隆隆声……此刻你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焦虑的甚至是绝望的。
耳鸣
为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患者感到耳内有嗡嗡吱吱等各种各样的单一或多种声音并存的响声。耳鸣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为单侧性耳鸣,有的则为双侧性;有的间歇性出现,有的持续不停。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耳鸣,很多人因此而痛苦不堪,西医把三个月以内的耳鸣叫急性耳鸣,超过三个月的叫慢性耳鸣。那么在中医里是如何说的呢?听听北京唐仁堂中医门诊部李主任李艳波为您辩证。
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它脏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能导致耳鸣。其中由于外感邪气,脏腑内生痰大瘀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由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的耳鸣多为虚证,其病理各不相同。
一、实证耳鸣
风邪外袭,耳居头面,风邪易侵犯上部器官,肺主卫外,风邪侵袭。首先犯肺肺经之结,穴位于耳中风邪循肺经上窜耳窍,轻窍蒙蔽,败致耳聋耳鸣,风邪常与热邪,寒邪兼加为患,耳为阳窍,风热为阳邪,故临床上以风热之邪袭耳为多见。
二、虚证耳鸣
肾阴精不足,肾开窍于耳、肾之阴精是耳司听觉的物质基础,若素体不足,或久病,热病伤肾或劳损过度、耗损肾精、或年高之体、天葵已竭、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耳窍失氧、皆可致耳鸣。肝肾精血同源,肾阴精不足则肝肾血亏,阴不制阳,虚火上炎,肺阳上亢,上犯清窍或肾水不足,不能制心火,则心火炕感,上扰于耳,亦可致耳鸣耳聋。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的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疗效好坏的关键。
中医对于神经性耳鸣、耳聋虽然也认为属于“疑难病症”,但是,中医讲究整体观,讲究辨证论治,善于根据疾病的普遍本质特征与不同患者在体质、病因、病机变化、当前病理状态等个体性差异相结合地认识,进行针对性强的调理、治疗,从而取得一定疗效。虽然中医治疗对于耳鸣耳聋的效果也不能说很好,但在总体上较西医的效果要好。因此,中医具有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大量个案报道,而西医难以做到。这正是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优势之所在。
河北的刘先生,男,26岁,耳鸣患者,患有耳鸣一共三年的时间,医院检查后没有任何器质性的问题,确诊为神经性耳鸣。
自述症状:24小时都有耳鸣声音,有时候还会有脑鸣的情况,左耳听力下降,平时晚上的睡眠质量很差,经常睡不着而且还容易醒,之前每天一早醒来耳鸣会加重,服用过甲钴胺,银杏叶,谷维素,B1,B12等,采取过中药,针灸,输液,高压氧等治疗,效果没有得到改善,在今年4月份咨询到我们,刘先生说是通过在今日头条的新闻上看到了我们,当时咨询过后因为离着远所以就预约了线上视频会诊,经过我们每个疗程的调整和治疗,6个疗程的治疗后,以上症状都已经消失了,听力下降的问题也已经恢复,停药一个月的时间,回访刘先生状态都很好,未见复发。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