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听力障碍会影响日常交流,导致社交障碍。就像被罩在玻璃瓶子里,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无法与外界交流,进而可能引起焦虑和抑郁。”
近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家属说老人最近脾气突然变得非常暴躁,老是怀疑别人在背后说他坏话,整天待在家里,闷声不响。经过检查后发现,老大爷患有老年性听力障碍。
01
什么是老年性聋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克巍介绍,老年性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
老年性聋是老年人群中第三个最常见的慢性病,65岁以上发病率25%,75岁以上发病率75%,岁以上发病率99%。
02
导致老年性聋的病因
1.内环境的改变:血液流变学、血管病变、神经递质和神经活性物质的改变、间质改变、Na-K-ATP酶活性改变、内源性噪声;2.听觉系统的变性改变;3.耳蜗线粒体DNA突变;4.机械性原因;5.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医学原因:耳毒性因素、噪声暴露、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遗传因素、阿尔茨海默症。
03
老年性聋的治疗方法
老化是一个自然规律,无法使其逆转。对于老年性聋:1.加强科普教育,提醒人们从早期开始避免对听觉器官的损害,如避免噪声暴露,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正确使用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胃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止痛药。2.给予营养神经和改善循环药物,试图延缓听觉器官衰老过程。3.老年性聋患者应适时佩戴助听器。4.老年性聋防治应重视中枢听觉处理障碍、老年性聋和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专家简介
孙克巍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从事鼻科基础及临床研究实践22年,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FESS治疗;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的外科治疗;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治。开展了鼾症的PSG诊断,鼾症的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嗓音外科治疗等。
END信息来源:长春e健康
门诊办-
宣传科信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