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看一张照片,你会发现什么?
这是抚州市临川区某乡镇年庆祝元宵节举办的“桥灯”民俗活动留影,现场气氛浓厚,很好的宣传和传承传统文化。然而却有人欢喜有人忧。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美丽的“桥灯”被烟雾笼罩。如果你亲临现场,你的耳朵也躲避不了这次“文化盛宴”,巨大的爆竹声不停的“拜访”你的耳膜,喜庆的同时为何也会有痛苦?
相信很多朋友会说,抚州人为何都爱干这事?既浪费钱,还污染环境。
抚州人,过年至少需要准备9封爆竹
过小年需要一封
大年回老家要一封
大年年夜饭前要一封
大年守岁零点整要一封
新年初一早上开门要一封
新年初一上午“出恒”要一封
新年初三“谢天香”要一封
新年初五迎接财神要一封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要一封
注:还不包括过年生日、进新房、迎新客等需要。
也常见有人在网络上抱怨,抚州人怎么这么爱打爆竹,又吵又污染环境,还有些人大半夜的放鞭炮,这不是扰民么?
有人抱怨的同时,也有人赞成的说,打爆竹是我们的民俗,抚州先辈王安石一千多年前就道出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除夕夜习俗。打爆竹是中国人年味的代表,也是抚州人们迎接新年到来的喜庆,并寓意期待来年好运。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1、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大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硝烟为“年味”。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当硝烟弥漫时,这些气体对我们人体各各部位都有着一定的损害作用,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
2、噪声污染。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爆炸声连绵不断,如雷贯耳,吵的人年三十之夜往往难以入眠。燃放鞭炮地区的噪声高达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得超过45分贝,也就相当于蛙鸣声。而高强度的噪音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
3、是缺乏社会公德心的表现。一人放炮百人听,一家放炮四邻不安,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对身体非常不利。使人养成只想自己不管别人的不良习气,由此公德意识薄弱。
4、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把宝贵的资源纸张(树木)、化工原料(包括生产这些原料时造成的污染)都燃放掉,使大街小巷满地狼迹,放完走人,使人养成无责任心的习气。
此外,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还有人们燃放的烟花爆竹碎屑,给环卫工人增添了严重负担。
科学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燃放烟花爆竹虽然是我们过年风俗习惯,但因为存在巨大风险和危害,因此我倡议:
规范购买、储存烟花爆竹产品;
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做到能不燃放尽量不燃放,必须燃放选择小数量燃放;
尽量不在人群密集地燃放,防止烟花爆竹燃放危害他人安全,注意燃放用火安全;
合理选择时间,尽量不影响周边人生活休息;
逐步转变思维,用科学的、环保的、经济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科学燃放烟花爆竹,既能减少金钱开销,减少燃放风险,又能减少大气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白癜风哪家最好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