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北市八仙乐园27日晚近9时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多人受伤,其中重伤人数近人,创下新北市救灾史受伤人数最多的意外。事故源于公园举办的“彩色派对”,这一号称亚洲最大的彩色派对并非第一次举办,本次吸引了10名游客参加。根据现场民众描述,在派对进入尾声时,主办方在活动的最后5分钟时,从舞台左侧、右侧、前方各自往天空喷洒出最后一发的七彩粉末——大量以玉米粉为主要成分的彩色粉末落入人群,疑似遇到明火,悲剧随即发生。
令人疑惑的是,在此次“彩色派对”中所使用的粉尘材料为可食用的玉米粉,这种被认为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公害的材料本应被贴上绿色环保标签,但竟然成为了此次台湾粉尘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玉米粉也有爆炸性
玉米粉为何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没错,玉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这样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淀粉却处于被外界公认的七类具有爆炸性的粉尘种类中。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淀粉或者说彩色派对中所使用的玉米粉确实有引发这种爆炸的可能性。不过,我们不能据此就夸大玉米粉(淀粉)的爆炸危险性——否则,就没有人敢在家里灶台前和面摊饼了,因为发生粉尘爆炸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含有淀粉的物质扩散在空气中就会有这么大的隐患。
首先,需要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粉尘云。此次事故中,大量的彩色玉米粉在瞬间被喷洒出来并落入人群,在单位空间中的粉尘密度无疑在单位时间里会达到峰值。
其次,粉尘爆炸需要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彩色派对的活动场所氧气充足,同样满足这一条件。
再次,粉尘会被引燃,必须遇到火源或者发生强烈的震动与摩擦,而在这次彩色派对中,上万名参与者在室外环境下抽烟的可能性极高,时后就有消息称现场有不少烟蒂;而且,人头攒动和欢乐的氛围所产生的空气震动与摩擦也有可能引爆粉尘云,因为震动与摩擦过程中会产生高温。
其实,即便没有明确的火源,只要有了前两个条件,在易燃性粉尘云处于充足的氧气环境中,已经具备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
此次八仙水上乐园粉尘爆炸事故中,粉尘爆炸的三个条件相当充分,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险性极高。至于前几届彩虹派对中没有发生类似事故,最大的可能性还是玉米粉粉尘的浓度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在今后类似的活动中,对这一条件的把握将成为规避事故风险的重要依据。彩色跑没那么危险
此事件发生后,不少彩色跑(COLORRUN)的爱好者们开始担心,参与彩色跑是否也会遇到类似的危险?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近年来,随着跑步热的兴起,彩色玉米粉被广泛使用于路跑活动中以增加跑步过程中的乐趣、提升参赛者的体验。但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多数时间粉尘浓度远远达不到行程粉尘云的程度。
首先,比赛的起跑策略是分批发枪起跑,因此粉尘抛洒的目标个体较为分散,有效降低了粉尘在单位时间和空间中的浓度;其次,参赛者的水平有高低之分,跑步过程中,跑者作为粉尘的投放目标,进一步被稀释;此外,投放粉尘大多数采取跑友间相互投撒的方式,对粉尘的投撒时间进行了切割,单位时间内的粉尘量同样得到了有效稀释。
因此,在参与彩色跑跑动过程中产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在彩色跑的尾声阶段,即所有参与者完成比赛集中到舞台后同样也有一个“色彩派对”,其机制是要求所有参赛者一起把手中的彩色粉末抛向空中。这一行为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的粉尘浓度,是危险发生率最高的阶段。
所以,对于彩色跑的组织者来说,要规避事故的发生,可以考虑对最后阶段的“彩色派对”进行改良——其实很简单,就是避免行程粉尘云,降低单位时间和空间的粉尘浓度就行了!
比如改变抛洒的策略就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把不同颜色的玉米粉按次序分批抛洒;或者设置抛洒的权限,从程序上就杜绝形成疯狂抛洒的可能;甚至可以考虑,改变色彩媒介的材质,不使用爆炸性粉尘。
曾连续两年参与彩色跑的上海跑友豆豆就向建议,如果在夏季的比赛中能使用彩色水,让参与者用打水枪的方式来玩的话,她会更乐于参加。彩色水一样可以让彩色跑不改变“彩色”的初衷,也会让人感觉更安全。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不鐤楁渶濂?鐧界櫆椋庡緱娌荤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