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也是世界听力日
年第22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有关听力健康的一组数据
听力每下降10分贝,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
重度听力损失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是正常听力老人的5倍!
佩戴助听器可使老年痴呆的患病过程最多放慢75%。
据世卫组织发布的统计公报:在全球大约有3.6亿人患有的残疾性听力损失中,成人数量就为3.28亿,占总数的91.1%;儿童数量为万,占总数的8.9%。
在老年人群中,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40%-50%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70岁,占比会增加10%;到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
据报道,全球将近50%的12至35岁人群、大约11亿年轻人由于长时间或过度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着听力受损的风险。
听力受损不分年龄,人人都需要健康的听力!
“为什么别人说话声音小我就听不到了?”
“我为什么常常听到声音听不清楚呢”
很多人应该意识到是不是耳朵听力出了毛病,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常见的听力学检查项目
?????????????1、纯音听阈测试用纯音信号作为声刺激来检查受试者的测试耳对不同频率的纯音恰能听到的最小声音。这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最接近真实听阈测试方法,通过此项测试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估计听觉损害的程度以及初步判断耳聋的类型和病变部位。它是一种主观的测试方法,需要被测试者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所以,不能配合的小儿,行动不便、意识不清的成人都无法进行这项检查。2、言语测听法纯音听阈只说明受试耳对各种频率纯音的听敏度,不能全面反映其听功能状态。言语测听法作为听功能检查法的组成部分,不仅可弥补纯音听阈测定的不足而且有助于耳聋病变部位的诊断。有些疾病,例如老年性耳聋,听神经病等,常常表现为听得见声音,听不懂话。有些人听力损失程度不重,但言语识别能力差,那么配助听器后只会听得到声音,听不懂话,常常表现怕吵听不清说什么,所以这项检查对于需要配助听器的朋友显得非常关键了。3、声导抗测试声导抗检测是客观测试中耳传音系统、内耳功能、听神经以及脑干听觉通路功能的方法。通过此项测试可以了解到上述部位的功能状态。它是一种客观的测试方法,不需要被测试者的积极配合也能完成。在婴幼儿童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中,声导抗和声反射测试,主要用于评估中耳功能。4、耳声发射(OAE)耳声发射是起源于耳蜗,能用特制的麦克风在外耳道记录到声音。该声音是耳蜗的感觉毛细胞受声音刺激产生主动运动而产生的。是探测内耳耳蜗尤其是外毛细胞功能的一项检查。因为大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毛细胞损伤造成的,另外有些是毛细胞正常,而传入神经部分损伤,通过耳声发射的检查可以鉴别到底是毛细胞的问题,还是传入神经部分的损伤造成听力问题。它是客观的听力检查项目,不需要被测试者的配合。上是常见的临床上听力学检查项目,通过各种听力学检查,医生就可以判断听力是否正常,初步判断影响听力的原因、病变部位以及听力损失的性质,帮助明确诊断、评估出治疗及康复效果,便于进一步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及康复方案。我们要如何保护听力?
越早重视听力损失,才能够越早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日常保护需注意以下8点:1.不要经常掏耳朵。
2.远离噪音,较大的噪音会引起噪音性耳聋。听音乐音量勿超最高档60%
3.戒烟忌酒,烟酒会造成耳内供血不足,诱发听力下降。
4.慎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5.坚持锻炼,如跑步、打太极等,增强周身血液运行,以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
6.保持良好的情绪,勿动肝火。
7.常做耳保健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保护听力。
8.定期检测听力,及时了解听力情况。
新疆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专业委员会供稿
撰稿:雍军排版:香勇
校对:王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