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蝙蝠

蝙蝠

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第五小学杨建军

太阳涨着通红的脸,慢慢落下山峰,夜幕开始降临。

黑夜是另一个世界,由于光线不足等原因,我们对于夜行动物知之甚少。蝙蝠,因为与“福”同音,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这种动物,经常出现在剪纸、瓷器或古典家具上,取“五福临门”的吉祥寓意。

中国文化中的蝙蝠

东西方文化大相径庭。在西方人眼里,蝙蝠往往和地狱、吸血鬼相连。一些宗教,甚至把蝙蝠描述为地狱的使者。

在现实的世界里,蝙蝠是夜空中的捕猎高手。它们发出超声波探测周边的环境,再通过分析返回的超声波选择飞行路线,捕食或逃避敌害。科学家受蝙蝠的启发,研制出了雷达。这种神秘的装置可以捕捉飞机、船只的位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雷达发挥了奇效。后来,为了更加准确地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人们把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装在了飞机上。这就是雷达的移动版——预警机。

预警机

很多夜行昆虫都是蝙蝠的捕食对象。为了躲避蝙蝠,一些飞蛾进化出了“反超声波”的本领。

在英格兰,有一种叫翼底黄的飞蛾,腿上长着一个小孔,可以听见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超声波振动小孔中的耳膜,触发神经脉冲反射,直接指挥翅膀的肌肉,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躲避的动作。

翼底黄飞蛾

聋蛾,顾名思义,天生失聪。它们不能像翼底黄那样,可以听见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及时逃跑。聋蛾体表长着一层特殊的鳞片,可以吸收近85%的超声波。这使它们可以轻松躲避蝙蝠的搜索。科学家根据聋蛾的生理特点,正在研究可以躲避雷达的隐形飞机。

聋蛾

天蚕蛾翅膀末端长着两条长长的飘带,飞行的时候,飘带发生旋转,飘逸得很。天蚕蛾进化出这两条飘带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其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旋转,干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使蝙蝠无法准确做出判断。失去飘带的天蚕蛾被蝙蝠捕获的几率,大约是正常天蚕蛾的9倍。

天蚕蛾

无独有偶,在一些夜蛾的足关节上,长着一种特殊的振动器,能发出一连串的“咔嚓”声。这种声音会干扰蝙蝠的超声波,使蝙蝠不能确定目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飞蛾都可以躲避蝙蝠的追杀,能有幸逃脱的毕竟是少数。蝙蝠控制鳞翅目害虫的数量,对于林业和农业都是十分有利的。

除了大多数以昆虫和小型节肢动物为食,还有近30%的蝙蝠是素食者。它们吃果实、花蜜和花粉,为传播种子和花粉默默做着贡献。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令人生畏的吸血蝙蝠。电影导演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在一起,并非空穴来风。这些靠吸血为生的蝙蝠经常出现在牛棚、马厩或猪舍。它们靠鼻子上的热感应器,慢慢接近酣睡中的牲畜。吸血蝙蝠先用牙齿咬破牲畜的皮肤,再用舌头舔舐流出来的血液。

吸血蝙蝠

目前发现的吸血蝙蝠有三种,主要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至于它们是否吸食人血,迄今为止,并未找到可信的事实依据。

蝙蝠

科学家通过食指伊神蝠化石确信,蝙蝠至少有万年的历史了。这些唯一掌握飞行技术的哺乳动物,昼伏夜出,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洞等隐秘而安全的地方睡觉。蝙蝠骨骼柔软,倒挂着睡觉,既可以避免触碰到冰冷的岩石损失热量,又可以在起飞时获得滑翔的动力。

食指伊神蝠化石

天气冷的时候,蝙蝠或者像鸟儿一样迁徙到南方过冬,或者留下来冬眠。每一只蝙蝠,都是一个病毒大乐园。它们可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毒,但自身却几乎不受感染。

居住地安全,少有天敌,食物充足,超强的免疫力,使蝙蝠的寿命可以达到三、四十年,远远超过了同等体型的哺乳动物。

对于蝙蝠的研究,近些年异常热门。人们渴望从蝙蝠身上获取更多灵感,运用仿生技术进一步提升雷达和隐形飞机的性能,或者发现抗击病毒的良方。

暗夜里的战斗,生死只在一瞬间。蝙蝠和它的猎物还在进化各自的本领,以获取生存优势。无论人类喜不喜欢,它们都是生物链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往期精彩推荐:

名师讲堂

《跳水》课堂实录片段赏析(2)

名师讲堂

《高梁情》课堂教学实录片段赏析

名师讲堂

《中彩那天》课堂实录片段赏析(词语理解)

名师讲堂

《拥你入怀》课堂教学实录片段赏析

文中天地

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文中天地

历代学校名记考——官学

读文片刻

《带刺的朋友》

读文片刻

《母亲是一种岁月》

一起读课文

《四时田园杂兴》

自主战“疫”提高中年级学生筛选与整合信息能力

活动案例

思维导图助力观察习作——学生居家观察习作指导案例

小剧本,大情怀——“原创抗疫英雄剧本创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案例

《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月是故乡明》《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带刺的朋友》

教学设计

习作教学《小小“动物园”》

编辑排版:伽佳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jbzz/661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