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已经达到10%,老年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耳聋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WHO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2.5亿人患有重度或以上的听力障碍,其中有2/3是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听力残疾人口超过多万,其中有万的中老年人,是我国听力残疾人口最多的群体。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会引起老年人的耳聋。首先,饮食习惯会导致缺锌,会影响到耳蜗的功能,导致老年人耳聋。第二,心理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引起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到内耳的供血,从而引起耳聋。第三,人老了,就会造成中枢神经、内耳神经受损,引起耳聋。当人上了年纪,咽鼓管就会变窄,这就会对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耳聋。第四,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老年人的听力下降。第五、血管病变如高血脂、高血压等,会使血管收缩,使血管弹性降低,从而造成耳聋。
根据老年人耳聋的病因,可以在听力完全丧失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时才想到对策。目前治疗老年人耳聋的方法有: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老年患者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排除诱发耳聋的因素,尽量不要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对听力障碍较轻的老年患者,可采用助听器进行听力康复,这是最常用的治疗措施,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若严重的话,则应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改善其听觉功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患者,还应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案。通过上述治疗后仍效果不佳或没有效果,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减退,用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要谨遵医嘱用药,最好不要擅自服用其他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对耳聋的防治,可以延缓其衰老进程,从而达到人工提高听力的目的。老年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后,应及时进行听力检查,明确原因,若不及时进行听力干预,会导致听力障碍的加重,影响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