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在新疆医院正式启动。今年新疆将投入500万元,对1万多名新生儿、听障群体进行耳聋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以尽早诊疗、预防和减少听力残疾发生。
据新疆卫计委主任巴哈尔古丽·赛买提介绍,新疆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启动,标志着党委、政府对听力残疾预防工作的高度重视。该项目已被纳入新疆第六个民生建设年的项重点民生工程之列。通过该筛查项目,将发现包括药物性耳聋易感者在内的各种高危人群,并通过指导用药、指导生育,提前预防和干预。同时将在新医大一附院的技术支持下建立多民族、多族群耳聋基因样本库和信息数据库,制定完善的听力障碍防控。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药物性耳聋为一种线粒体遗传疾病。有些孩子并非天生就是聋儿,但因为遗传了母亲的线粒体基因突变,成为了药物聋的高危人群,在生活中可能因为注射了某种药物,如链霉素等,就会触发耳聋的发生。”新疆医院院长温浩介绍说,“此次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听力障碍的发病规律,提前预防,从而防止听力障碍的发生或降低疾病发生的程度。”
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热依汗·衣沙木丁说:“听力障碍在我国数量庞大,而耳聋患者中有近一半以上为遗传性耳聋,我区听障残疾形势不容乐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区共有听力残疾人22.4万人,占全区残疾人总数的比重为18.15%,听力残疾作为我区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项目的实施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耳聋残疾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新疆医院院长温浩表示,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启动后,新疆医院的医务专家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首批将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喀什市、墨玉县、莎车县、库车县6个市县开展检测工作,后期有望扩展到中亚区域。
知识拓展
耳聋是常见的遗传病之一,约60%的听力障碍由遗传因素引起。
对致聋基因进行筛查,可以帮助听障者明确自身致聋因素,了解后代听障和家人听障风险。
在新生儿中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尤为重要,首先可以及早确诊先天聋,尽早进行干预,避免听力障碍对智力、语言发育的影响。其次,可以筛查出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对本人及母系家族成员发出预警,对今后的用药做出指导,避免药物性耳聋悲剧的发生。再次,还可以发现后天“一巴掌聋“敏感个体,可以对今后的生活给予指导,尽量避免脑部震荡,延缓或避免耳聋的发生。
对携带致聋基因的成人进行婚育指导,还可以帮助他们生育听力健康的宝宝。
此次筛查项目采用的是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除了新疆外,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成都、长治、河南等十多个省市和地区得到了应用,筛查人群超百万人。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健康听力,畅听美丽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