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

白癜风怎么能治疗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今天这篇文章,是为了记录一个人,致敬一类人。

这个人是我的舅姥爷。他叫常维德,山东省乳山市人,年出生,16岁就参加了革命,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经历过大小战斗百余次,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共和国功臣!

他是我姥姥的同村大哥。姥姥出生时他已经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姥姥上大学时他已经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此前虽未见过一面,但他听说我姥姥考学到了济南,便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家的温暖。一来二去,我们两家三代便交往甚密。

年1月24日上午,我随家人一起去看望他。其时,他正躺在床上闭目休息。那样干瘪消瘦的一个老人,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就像一段枯木。我心里一酸,岁月无情,毕竟是93岁的人了。

然而,当妈妈走上前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只那么一下,他的眼睛便猛地睁开,一道锐利冷峻的目光从他的眼睛里迸射出来,那是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军人特有的机警!我第一次见到这样逼人的目光,心猛地一颤。

舅姥爷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看到是我们,如刀一般的目光顿时变得柔和,脸上露出笑容,他又变成了一个满脸慈祥和蔼的老人。

他抓着我和弟弟的手,褶皱的皮肤包裹在他的手上,但是好暖。他的枕边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放大镜、还有一本《汉江雪——出兵朝鲜纪实二》。他曾经是这支英雄军队中的一员,千千万万个他一起打下了共和国的江山,将侵略者赶出国门,东征西战为祖国迎来了和平!

舅姥爷精神状态不错,见到我们非常高兴,操着一口胶东腔问这问那。虽然在战争年代,炮弹的气浪冲破了他的耳膜,加上连年征战和当时并不发达的医疗条件,导致他早已听不见任何声音,但是看到我们的口型一张一合便知道我们在回答他的问题,脸上的笑容自始至终就没停下来过。和他交流只能通过书写,我们把想说的话写成核桃一般大小的字,他看见了便会滔滔不绝地讲给我们听,中气十足。

我最关心的除了他的身体,还有当年那段历史。那段我们这代人只能在书本上读到的历史。读来虽慨叹于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但是毕竟只是与文字的交流,感觉有些遥远。现在有一个亲身经历者在我面前,顿时觉得那段历史触手可及。他回忆起的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日本鬼子狰狞的面孔,身边被炸飞的战友,至今体内还残存的炮弹破片,是对那段历史最真实的写照。

我在纸上写下“抗美援朝”四个字,他看见了便开始给我讲述。他的老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七军,隶属于第九兵团。年10月份,第十三兵团作为第一批部队率先入朝作战;第九兵团紧随其后第二批入朝参战,他们第二十七军作为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是第九兵团第一个入朝的部队……一进入朝鲜,来不及休整便接到了战斗任务,这就是世人皆知的“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绩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我向舅姥爷询问关于长津湖战役的历史,他的眼光却垂了下来,原来在长津湖战役的初期,他就在战斗中负伤,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缺少医疗和保暖措施,只能被送到大后方进行救治,所以并没有完整地参与过长津湖战役的始终。而这,也变成了他时至今日的遗憾。在他看来,过早地负伤等于少杀敌人,最终意味着对祖国的贡献会变小。乍一听我觉得有些不解,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肃然起敬!是啊,他们这些人血染疆场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了新中国,这个新生的政权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娃娃一样小心呵护着。我们这代人只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他们这些老战士才能真正理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艰辛!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循着战友的血迹,前赴后继地冲向敌军,眼中不仅仅是对疼痛和死亡的不屑,更是守卫新中国和人民政权的决心!

舅姥爷说得有些口干,顿了顿,伸手抹了一下嘴角,又给我们讲起了解放济南的战役。今天坐落在原济南古城墙东南角的解放阁是当年他们解放济南的突破口……他讲着讲着走了神,嘴里喃喃着,回忆着什么。我猜他那被炸聋的耳畔,一定又响起了那连天的爆炸声、战友的冲杀声,与敌人厮打、翻滚、肉搏,直至流血负伤或牺牲。

回过神来他撸了撸袖子,无意间露出了小臂,我才发现居然那么多伤疤!有一些已经因为褶皱松弛的皮肤而看得不是那么明显,可是那一处处刀伤枪伤的伤疤似乎在诠释着一名老战士对国家的给予和付出;把这种付出放大千万倍,就是千千万万舅姥爷这样的老战士以身许国、魂佑疆土的真实写照!这一身的疤痕和腹中至今已无法取出的弹片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尊重他们就是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英雄!

从他家离开的时候,舅姥爷执意送我们到门口。出门时我回过头看了他一眼,也许是给我们讲述那段历史唤醒了他的记忆,他的眼中有光,腰背努力挺直。霎那间我有一阵恍惚,也挺直腰板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我不是军人,但是我想此时此刻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这位战功卓越的老战士的最大敬意。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数次热血上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有这样的军人,国之甚幸,民族甚幸;有这样的军人,才给了我机会今天坐在这里一字一句写下这些文字,而不是像中东难民一样家破人亡。这不单单是一次亲戚间的看望,亦是对那段历史的求证和尊重,是一次老党员老战士对小党员的谆谆教诲和爱国教育。生活在如今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流血牺牲的危险,更应该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让国家变得更富强,让人民过得更安康!

阿泽阿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by/661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