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膜穿孔了,能自己长好吗

彭洋 http://m.39.net/pf/a_9213495.html
患者

医生,我检查发现耳膜穿孔了,说是要手术,可我对手术很恐惧。

耳膜上的孔,能自己长好吗?

老百姓常说的“耳膜”,

在医学上被称为“鼓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鼓膜虽小,但有它特定的结构与功能。

正常的鼓膜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正常鼓膜

鼓膜位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中心微向内凹入,为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高约9mm、宽约8mm、厚约0.1mm。鼓膜又分为紧张部和松弛部,由外到内共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三层结构。

鼓膜为何会穿孔?

鼓膜穿孔,按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鼓膜的破裂,它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病因可归为两类:炎症、创伤。比如,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掏耳时捅破鼓膜,车祸外伤等。

穿孔虽小,问题不小

创伤情况下,在鼓膜穿孔瞬间,可有突发耳痛、耳鸣、耳内出血、听力下降,短暂眩晕等症状。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及鼓膜血痂,鼓膜见穿孔。

中耳炎患者,起初有耳痛,鼓膜穿孔后疼痛减轻,耳内有分泌物流出。

某些情况,特别是气压伤情况下,还可引起与内耳受损有关的一些相关症状,比如眩晕、恶心呕吐、混合性聋等。

该怎么治

一般治疗:保持干耳,避免进水,特别是洗澡、游泳时。

外伤所致鼓膜穿孔,采用“干燥疗法”。清洁消毒耳道后,保持耳内干燥,切忌自行滴药。如无继发感染,穿孔鼓膜一般3个月内可完成自我修复。

外伤性鼓膜穿孔无法愈合者,或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长期穿孔者,可手术治疗(鼓室成形术),中耳有感染流脓症状者,可在控制感染后再手术。

建议早期手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个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疾病初期可能只表现为鼓膜穿孔和中耳粘膜炎症,通过有效的外耳道冲洗和抗菌素的应用可以比较容易控制症状,听力下降不明显。如果此时积极控制感染,并干耳后尽早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术后患者大多能获得较好的听力结果,大大降低再流脓的几率。

不做手术会如何?

随着中耳炎反复发作,脓性分泌物不断刺激,炎症向深部扩散,不断加重,会慢慢出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长期耳流脓等情况。此时鼓膜穿孔可能会扩大,听小骨被炎症、肉芽、胆脂瘤破坏,或硬化固定,听力明显下降。胆脂瘤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面瘫、眩晕、耳后脓肿、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此阶段再手术,手术难度和风险加大,术后听力也难以恢复。

手术的目的

彻底清除病灶,修复鼓膜,获得干耳

防止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手术修复或重建鼓膜-听小骨-内耳的传音结构,提高患者听力

结语

总之,反复发作、间断流脓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医院耳科

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人;博士3人,硕士4人,其中归国留学人员3人;专业的听力技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

我院耳科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具备国际最先进诊疗水平的耳科中心之一。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清晰度手术显微镜及规范的国际标准的临床听力中心,现年平均耳显微手术上千台。我科常规开展耳显微外科、耳内镜外科、人工听觉植入、侧颅底外科、面神经外科、耳整形外科、眩晕外科等。

听觉植入为我院耳科重点发展的技术项目,自年成为国家人工耳蜗医院以来,已完成人工耳蜗植入千余例,我中心以精准、微创为宗旨,零手术感染率、极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耳蜗电极稳定低阻抗及高听敏度等优势著称。

文案:林晓德

插图:部分来自网络

排版:黄艳

指导老师:黄宏明,黄艳

总指导:吴佩娜

制作单位:医院耳科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by/662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