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年男性,因“左耳耳鸣伴听力下降1月余”前来就诊。1月前因天气烦闷湿热出现左耳耳鸣,头部堵闷不适,夜静为著,伴听力下降,无恶心呕吐,无耳内流脓。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左),予口服甲钴胺胶囊,长春胺缓释胶囊等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刻下症见:左耳耳鸣,呈风吹样,头部堵闷不适,肩颈部僵硬不适,性情急躁,腰膝酸软,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专科检查:左侧外耳道畅,鼓膜完整,内陷。鼓室内未见异常。辩证:肝火上扰,肾精不足。治则:清肝、滋阴。取穴:耳门、听宫、听会、颅息、晕听区、翳风、天牖取患侧,颈夹脊、中渚、侠溪、太溪、丘墟取双侧。患者取仰卧位:耳前腧穴张口取穴,穴位常规消毒,采用长0.35mm×40m针灸针,进针30-40mm,行泻法,患者自觉耳周酸胀感为度,其余腧穴进针20-30mm,平补平泻。留针30min,15min行针一次。连续治疗5天,患者述头部闷胀感消失,肩颈部不适明显缓解,耳鸣声音变小,呈“嗡嗡”声。
发蒙针法
患者耳鸣症状大减,如何乘胜追击将剩余的耳鸣拿下呢?咱们中医的老前辈还发明了一种针法叫做“发蒙针法”,“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发蒙针法用于治疗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的疾病。所以取“发蒙”之名,以比喻其疗效比启发蒙聩还要快。治疗第6日,给患者扎针时,先直刺听宫穴约1寸,嘱患者捏着鼻子闭口往耳朵鼓气,同时医者快速行针,并嘱患者快速平躺。仅听宫穴行此发蒙针法,余腧穴同前。连续治疗3天后,患者述耳鸣声音较前大大减轻,无需继续治疗。嘱患者回家后捏鼻窍大口饮水巩固其疗效。因患者听力下降,还需结合我科特色三联疗法。
发蒙针法常常用于治疗鼓膜内陷、耳部有闷堵胀感等耳聋、耳鸣,其精髓在于腧穴的选择和针刺手法。首先选取听宫,是“宫”非“庭、院”说明其之深,由外而内的最深处,听觉尽头之处。针刺手法十分重要,其操作核心是“咽鼓管捏鼻鼓气法”与快速平躺给鼓膜升压。但并不是所有的耳鸣耳聋都是适用于此针法,若是中耳炎、耳内流脓、感染切不可擅自给耳朵鼓气哦,还需正规就诊。最后提醒大家,得了耳鸣,切忌有病乱投医,盲目相信偏方,有些患者将洋葱或者大蒜塞进耳内,不仅治不了病,反而造成耳内异物,甚至引起外耳道炎。医生简介
0李晓阳,女,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任耳鼻喉科技师。研究生师从陕西省名中医苏同生教授,擅长针药结合、特色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尤善于治疗耳聋、耳鸣、梅尼埃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焦虑抑郁、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END-来源:耳鼻喉科李晓阳
编辑:宣传科张楠
审核:耳鼻喉科李斐
往医院南院区建设项目顺医院十四运医疗保障团队:我们准备好了!雷瑗琳:老师是我前进路上的灯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病科“学党史办实事”见行见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