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耳朵保护听力
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加强耳病的防治,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体素质。
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耳朵的组成部分
人有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中耳具有集音、传音、扩音作用;内耳具有位置觉、平衡觉和感音作用。
常见的耳聋种类
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是指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孕期,婴儿一降生即出现耳聋。后天性耳聋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耳聋的原因
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病因可分为遗传性耳聋、感染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外伤性耳聋。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
耳聋程度越重,语言障碍越明显。
世界卫生组织对耳聋的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将听力障碍患者依其听力损失程度分为5级:
26-40dBHL为轻度聋;
41-55dBHL为中度聋;
56-70dBHL为中重度聋;
71-90dBHL为重度聋;
大于90dBHL为极重度聋。
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请爱护您和您孩子的耳朵!要防止疾病、意外事故,避免感染,减轻噪音污染,特别是要预防热毒性药物致聋。
幼儿保护耳朵的方法
1.避免噪声侵蚀耳朵。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小孩子不要学着用耳机听,因为耳朵等的器官还没有完善发育,时间长了会损伤耳朵。
2.尽量不要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3.不要过力揪打。我们的耳朵是很脆弱的,对于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有些人认为揪耳朵不会影响大脑,其实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
4.不随意掏耳朵。有些人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对于小儿保护耳朵,这一点尤为重要。
5.遵循医嘱。如果感觉耳朵痛医院检查。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要知道,小孩子的耳朵是十分脆弱的,如果对耳朵有一些力度过大的行为就可能对耳朵造成损害。所以在生活中,家长们就要多多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耳朵。
下面是有关保护耳朵的儿歌,请家长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一学。
儿歌:保护耳朵
小耳朵本领大,
各种声音听得清,
我们都要保护它。听音乐戴耳机,
声音不要开太大。游泳进水别害怕,
左边进水,左耳压压压。
右边进水,右耳压压压。马路上有噪音,
捂住耳朵快快跑。
北风北风呼呼吹,
戴上耳罩不怕冻。耳朵耳朵用处大,
我呀一定保护你。
素材提供者:张英
制作者:夏青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