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父母最想要孩子说的话应该就是那句“爸爸妈妈”了,听见这句话父母们能乐半天。从孩子刚刚会叫爸妈开始,他们的语言发展会经历好几个阶段,从最初的一个一个字往外蹦,到后面孩子学着父母说话的样子一板一眼的模仿,然后就是学着拥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语言习惯。
对于父母来说,儿童语言发育不要求他能够有点多么多么厉害,只要可以开口说话,然后在他语言发育的正常阶段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准就好了,这是父母对于孩子语言发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希望孩子的语言能够发育到的程度。只是,语言发育不是一件放着就任其自由生长的东西,不进行引导孩子的语言发育只会出现问题。
语言问题有很多,比如吐字不清晰、发音不准确、拼音混淆等等,但是这些都代表着孩子能够开口说话,尽管说话的时候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孩子的语言表达功能是基本存在的。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孩子不讲话。父母用尽各种方法都想要孩子说话,不管是拿东西引诱还是用其他东西引导,孩子就是不讲话。
一般说来,儿童不讲话的情况很少,大部分儿童的语言功能都会促使着孩子在一岁之后学会说话,他们自己也会让自己来进行语言的表达,这是一种来自于人类骨子里的天赋。但是有些情况下的孩子,的确不讲话,他们有的是因为先天发育缺陷导致的不讲话,而有些则是缺少了语言发育的环境,还有则是与孩子的心理有关。
有哪些原因导致孩子不讲话?
1.听力障碍
在中国,每年就要新增三到四万的听障儿童,他们当中有的听力损伤不太严重,对于大部分声音都有感知能力,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是严重听力损失,也是常说的“耳聋”。这种类型的听障儿童,他们连声音都不能接收到,更不要说再去学着说话了。尽管他们的发声器官是正常的,但是想要说话非常困难。
2.恐惧说话,拒绝社交
不讲话的孩子有着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拒绝和其他人有接触,父母就算是想要把他推出去,他也会躲到父母的身后。平时别说和陌生人说话了,就是和父母说话也很少。经常是父母问好多,他才会发出一个无意义的音节,说话的次数屈指可数。这类儿童有可能是自闭症或者脑部神经出现问题导致。
3.语言环境近乎丧失
在语言学的案例中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例子,那就是印度狼孩。从小生活在森林狼群中的孩子,他们丧失了语言学习的一切机会,他们只会和狼进行交流,他们的生活习性也近乎动物。虽然正常生活中孩子都会有着基本的语言环境,但是也要注意这个语言环境是合适的,还是复杂的,过于复杂多变的语言环境也不利于孩子语言发育。
说话本应该成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有些孩子却意外地遗失了这个工具,于是他们变得不会讲话,不知道如何讲话,久而久之,语言的发展就开始停止了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