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华,男,出生于年,靖边县张家畔镇寨山村玉家坬村村民。荣获首届孝老爱亲“靖边好人”,第六届“榆林好人”。
高顺华工作兢兢业业,深得领导同事好评。生活中,他更是忙里忙外的一把好手。然而不幸的是,在年的一天,他在看望父母的路上遭遇歹徒偷袭,头部受伤连缝九针,耳膜受震导致听力减弱,只有依靠助听器才可与人交流。
高顺华的父亲高玉柱是教育界的一名老干部,退休后在家休养。年的一天清晨散步时,不慎摔倒,导致颈椎压破神经。医院医治两个多月,做了两次颈椎压破神经手术后,因年岁已高,不能再次进行手术,只能瘫痪在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这对已丧失大部分听力的高顺华来说无疑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对倒下的父亲,今后,他将如何度过这重重劫难?依靠母亲吗?可老母亲已有77岁,生活压垮了她的肩膀,压弯了她曾挺直的腰板,也侵蚀了她的双眸,她也是需要自己照顾的老母亲,高顺华说,“我虽然耳朵不好,但眼不花、腿不疼、手脚也还利索,我来伺候我爹。”这句承诺,是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高玉柱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身体一直非常好,体重也在不断的上升,时间长了导致身体背部被压烂多处。高顺华意识到这样持续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他赶快买回轮椅,可是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将老爷子搬上轮椅呢?刚开始,全家人合力将多斤的老人连抬带抱的挪到轮椅上,可是因抬抱时力道不均匀,老爷子浑身被拉扯的疼痛不止,在轮椅上坐不了一小时就嚷着要躺在床上,一群人再手忙脚乱的将老人抬上床,几次三番,老人痛苦不已,众人满头大汗。到底怎样才能让老人顺利的坐在轮椅上?
高顺华左思右想,翻箱倒柜的找来了两条最长的毛线围巾,他先将老爷子翻成侧身,然后将两条围巾双折依次摆放在上半身和下半身部位,再将老爷子慢慢放平,依靠毛线围巾将老爷子的胳膊弯与大腿弯提起,这样给老爷子的二次伤害明显减轻了许多,看着他将一个身高1.78米,将近斤的大‘婴儿’抱在半空,再不慌不忙的将老爷子稳稳的放入事先调好的轮椅上。
捆、抬、提、放,一系列的动作高顺华像个举重运动员一样逐项完成。就这样,每次外出活动,从准备起床到将老爷子安顿到轮椅里,这一连串的动作需要半个多小时。等将老父亲安顿好时,高顺华早已是气喘嘘嘘、大汗淋漓、两腿颤抖,毕竟他本身也已年过花甲。长时间以来,高顺华早已将这套动作练的得心应手,家人再帮忙还倒是忙中添乱了。瘫睡在炕上靠听收音机、看电视解闷的老爷子,坐上轮椅后总是十分开心,因为他说去哪转,儿子便推他到哪儿,大街小巷只要路平,上坡下洼高顺华这个老司机将轮椅的速度把握的非常好。
对高玉柱老人来说,家里的几孔窑洞是他住惯了的老巢,这里有他太多的回忆。相框中泛黄的老照片就是印证,从年轻到年老,这里承载了老人无数的美好记忆。夏天家人们一起在院子里种花种菜,冬天在窑洞中围炉取暖。所以尽管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盖起了楼房,但老两口对这孔窑洞依旧不离不弃。于是,高顺华坚强的身影就在新家和老宅的路上来回穿梭。
高顺华每天给老爷子翻身、按摩,天气好的时候,推着老父亲出门晒太阳,如今83岁的老爷子,面色红润、头脑清楚、耳不聋眼不花,精神头儿十足。村里人提起这个坚持不懈照顾老人的儿子,无不夸奖称赞:“没有这个好儿子精心服侍,老人早该不在了。”面对这样的称赞,高顺华总是淡淡地说:“父母将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老父亲动不了了,照顾他是理所应当的,我只是在尽儿子的本分。”
我们总以为父子之间的爱是深沉的,但在高顺华这里,他与父亲的爱却是“琐碎”的,一次次为父亲翻身、一次次为父亲换尿布、一次次的将父亲从床上抱至轮椅又从轮椅抱至床上,这无数看似繁琐却饱含深情的点滴交织成了一篇生命最美的华章。高顺华深知,未来的日子里他还要这样继续下去……
▌来源/二三里
最近热点
定边县人工增雨作业公告!
定边抗旱在行动!保障分散供水扩大引黄用水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定边县召开普通光伏电站排查评估情况座谈会!
榆林一高速上半挂车突发火情司机:没想到轮胎竟然起火了……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