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院middot爱耳月科普系列文章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耳聋基因筛查也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到。那么,到底哪些人需要做耳聋基因筛查,耳聋基因筛查的方法和意义究竟为何?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人需要做耳聋基因筛查?

1、夫妻一方为耳聋患者;

2、已经生育一个聋儿,计划再次生育的夫妇;

3、家族中有先天性耳聋患者;

4、家族中有人出现用耳毒性药物导致听力下降的情况;

5、在成年后出现不明原因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而非老年性耳聋。

耳聋基因检测做些什么?

目前耳聋基因检测主要通过抽取静脉血、孕期羊水穿刺等方法进行,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同时筛查多种耳聋基因,可以实现对先天性聋、迟发性聋、听神经病、药物敏感性聋等非综合征型和综合征型耳聋的一次性检测,覆盖了人类最常见的GJB2、SLC26A4、OTOF、MO15A、CDH23、TMC1、GJB3、MT-RNA1等多个耳聋基因的多种明确致病位点。

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的意义?

1.明确病因、预测疗效:如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聋患儿,听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及言语中枢是正常的,可通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2.避免诱因、延缓耳聋:如SLC26A4基因突变,可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内耳发育畸形,出生时患儿听力可以正常,但头部外伤、噪声、感染等诱因就可致患儿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全聋。这类患儿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延缓耳聋。

3.指导用药、避免耳聋:线粒体基因突变的一部分患者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非常敏感。少剂量短时应用此类药物也有可能发生极重度耳聋,所谓“一针致聋”。因此携带该基因突变的患儿及其母亲家族中的亲属,均应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以免发生药物性耳聋。

4.指导婚育、产前诊断:对已生育一个聋儿的家庭,可进行再次生育时的产前基因诊断,避免再次生育聋儿;对第一胎为耳聋基因携带者的儿童父母,可进行第二胎产前基因诊断,避免第二胎生育聋儿。对耳聋基因携带者进行婚配指导,应避免与同一基因型突变携带者生育后代,或进行产前遗传咨询及诊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洁供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zs/66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