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干林老师坚持十多年为扬州大学新生上l

“欢迎大家来到扬州读书,你们来到扬州这座城市,要读两所大学,一所是在院墙内的,是学你们的专业。一所是在院墙外的,是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坦白地讲,院墙外的这所大学,学问更加深厚,我学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位小学生。”

这是我校学者华干林,每年面对大学新生们都要讲的一段话。事实上,从十多年前开始,从全国各地来到扬州读大学的新生们,他们所上的第一节课,不是专业课,而是一堂扬州文化课,在这堂课上,来自天南地北的大学新生们,将走入一座积淀深厚、风姿绰约的扬州城。或许,会在那一瞬间,从此爱上扬州。

大学第一课讲文化

华干林坚持十多年

“十多年前,我从扬州大学校部办公室,调到艺术学院担任书记时,看到学院里每年招收新生,进校后白天军训,晚上上课。我研究扬州文化数十年,能不能给他们讲一讲扬州文化?”华干林回忆道,“结果,我发现效果非常好,学生们都听得非常入神,1个半小时的课,几乎没有一位学生离场,没有一位学生看手机。”

在这堂课中,华干林会从扬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入手,讲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扬州这座城市的风雅无边,讲述那些伟大的诗人们,如何来到扬州,并留下了极为璀璨的文化遗产,“二十四桥明月夜”“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座名城呀。

“所有学生都会入迷,在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第一次来到扬州,他们会惊叹,原来在他们即将学习生活几年的城市,有着这么精彩璀璨的过往和现代。当然,学生们当中,也有扬州本地人,但是他们也会惊讶,他们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竟有这么多的未知,也会让他们倍感自豪。”

从十多年前开始,华干林的这堂扬州文化课,迅速在扬州大学里风行起来,校党委副书记叶柏森也很支持他,请他到其他学院上课。“就在农学院的大礼堂,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瘦西湖校区、荷花池校区的新生们都集中过来,一起上一节扬州文化课。”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举行大规模集聚,所以华干林老师到各个学院去讲学。“这周已经去了三个学院,给每个学院的学生们分别讲课。”

(来源:扬州发布记者王鑫)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gaella.net/elzs/663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