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工具、吸尘器、除草机……当生活中出现这些东西的噪音时,你的孩子有没有表现得很害怕、惊慌失措?
这就是“听觉防御”的表现,今天,中美星星桥和大家一起好好聊一聊关于“听觉防御”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听觉防御?
大部分人听到很吵的声音时,中耳的肌肉多半都会收缩,借此阻断声波的振动,这个机制可以保护我们不至于承受太大的噪音以致耳聋。
然而,如果我们感觉受到威胁而采取对抗、逃离、静止不动的应对方式时,这块小肌肉就不会收缩。此时,我们就需要敏锐的专注力来聆听所有的声音。
有听觉防御的人会随时保持警觉,聆听所有的声音,他们很容易分心,有些甚至在听到很普通的噪音时也会像婴儿一样,吓得全身颤抖。他们随时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下,如此一来不仅会对学习造成干扰,也会阻碍他们的语言发展与社交。
中美星星桥线下中心二、听觉防御的表现
害怕生活中常见工具(如理发推、吸尘器、除草机等)发出的噪音。
三、干预前的听知觉能力了解
在研究如何进行干预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听知觉的能力。
·听觉的功能:察知、分辨、识别、理解
·听知觉包含:听见、听全、听懂、理解、记住
·听知觉能力的构成:
1、分辨力-对各种声音刺激的分辨、接受能力
2、记忆-对声音存储回忆
3、编序-以记忆为基础,回忆听到的信息并加以组织
4、理解
5、结合-接收的声音及反应
·听知觉的其他功能:
听觉联觉—一种感官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心理活动(普遍现象)
(如,视觉的不稳定输入会引起前庭觉眩晕状态)
听觉联想——由一种事物观念想到另一事物观念(经验为基础)
(如,听到嗡嗡的声音可能会想到机车发动或某种电器)
中美星星桥线下中心经过对听知觉能力构成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
由于从声音高低、音强、音色、响度等方面所产生的联觉与联想会有所不同,所以处于听觉防御的孩子可能不只是受到声音单纯的刺激,而有部分原因是来源于这个声音所带来的感受,以及对他所形成的想象、对其他感觉的影响。
比如前庭觉、触觉具有一定影响,前庭信息处理功能对于听觉信息的处理有误,或者声音所联想到的触觉带来不适感,所以针对听觉防御要结合其他感觉进行分辨及干预。
四、用哪种方式进行干预?
对于这种听觉防御的孩子,我们的解决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的解决方式,一种是主动的解决方式。
1.被动的解决方式:
当孩子出现听觉防御时快速将孩子带离声音发生的区域位置;
特殊场合佩戴耳塞或耳罩,或带离孩子,让孩子脱离声音刺激源的干扰,期间绐孩子进行抚触、按摩,来帮助孩子更好的镇定及放松。
中美星星桥线下中心2.主动的解决方式:
节奏明显的音乐,清晰具有分辨力,具有舒适的听觉输入,以此来调节听知觉能力;
白噪声发生器/有规律的鼓点音乐;
感觉调节、感统训练,内耳使人随时感受头部位置变化,以调整身体平衡,与视觉合作,与前庭功能具有较大关系,通过调节前庭可调节听觉信息处理,提高孩子本身的辨别能力,耐受能力;
加入感觉餐,威尔博格训练;
吮吸、呼吸、吞咽协同运作。抗阻吮吸,例如用吸管吸果汁或者果泥等,吸管的选择可以由奶茶粗管到细管再到KFC喝咖啡的吸管,逐步过渡;咬和拖(橡皮筋之类的弹性的东西);抗阻吹气,发出深而长的声音(吹泡泡,吹可以发声的玩具);咀嚼,咀嚼一些脆的质地的食物,坚果,薯片等;
多听多看,配合视觉,对声音加以理解,让孩子更清楚事物本质,可以让孩子去触发开关,或者提前告知孩子,注意声音的舒适与安全性,避免引起情绪问题。
通过这两种类型的解决方式,能够对听觉防御的孩子进行有效的干预。
在中美星星桥老师的干预过程中,小编可以为大家分享两个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