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虽好,快乐难找。
在新的一年,我们总会祝福亲戚朋友:天天开心,永远快乐。
因为快乐难得,我们只有把她作为美好的祝愿,存放在希翼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为我们指出,单纯追求物质快乐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快乐是不存在的,因为更深的诱惑和罪恶,会随之而来。
不明白快乐的本质,我们越是追求快乐,就越不快乐,快乐只会离我们而去。
自由,是一种快乐1.快乐的表象,让我们陷入了烦恼的深渊
多数人的快乐,是对物质的追求,仅仅是为了满足感官需求。
对于这一点,老子早已看得清清楚楚,并且明白这种快乐,正是造成人们不快乐的根源。
人们之所以对这表象的快乐趋之若鹜,因为在表面上看来,我们确实得到了快乐。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因为朴素和宁静,树木得以更加美丽漂亮的面容,缤纷的色彩,让我们的眼睛不再区分真正的美好。
动听的音乐,谄媚的话语,让我们的耳朵听不到真正的声音。
精致的食物,可口的饮料,让我们的胃肠健康受到破坏。
驰骋打猎,肆意捕食野生动物,让我们追求刺激,身心放荡。
珍奇珠宝,稀有的奢饰品,让我们违背道义,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这一章,告诉我们物质上的快乐,是造成我们不快乐的根源。
山水,让人心静2、表象的快乐,是不快乐的根源
物质上的快乐是从不存在的,因为更深的诱惑和罪恶总是随之而来。
当一个人习惯大吃大喝以后,任何一场盛宴的丧失,对他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为了维持习惯的聚会,他不得不卷入越来越多的金钱交易中,相伴而来的是贪婪、虚荣、谎言、不安、焦虑……
只有拒绝这种欲望的引诱,他才会避免这一切。
历史上有很多为了享乐,而最终断送自己基业的帝王。
走入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北周的第四个皇帝:宇文赟。他的皇后是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杨坚的女儿。
公元年,宇文赟继位时,刚刚十九岁。其实,年龄不是关键问题,历史上年幼继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不在少数。
按照古训,只能有一个皇帝一个皇后,但是这个宇文赟,一下子封了五位皇后。
为了更好的贪图享乐,他也打破了一个历史之最,登基仅仅一年,他就把帝位传给儿子,自己做了逍遥自在的太上皇,在全国范围内大选美女,充实后宫。
退位不到一年,宇文赟就病重去世。然后,杨坚辅政,最终建立了隋朝,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隋文帝。
日出和树木3、快乐的方法: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人的一生,短暂而微不足道。
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伊壁鸠德的第一个门徒,门采多罗斯说:
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一个人向外追求的越多,内在的修养就会越少,离真正的大道就越远。
因此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接近自然,释放自己外表保持朴素,内心保持单纯,减少私心杂念,降低欲望。
唯有以此作为终身修养,一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是找到快乐的方法。
不过分期待快乐,不刻意追逐,就可以避免一部分不快乐。
我们误以为欢乐在张灯结彩、欢呼呐喊中,所以经常在这里寻找欢乐。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
它真要出现的话,那一般都是悄无声息、不作张扬得不请自来;它所到之处都是平凡无奇、日常普通的环境、场合,反正它就是不到那些显赫辉煌的场合露面。
绿色,阳光,让我们更加快乐快乐,从来不存在于物质中,追求物质的快乐,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
物质表面上的快乐,是不快乐的根源。
不明白这一点,我们越是追求,快乐就离我们越远。
快乐不存在于外部,我们唯有向内寻找,才能找到快乐。
向内寻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诱惑无处不在,时刻想要蒙蔽我们内心的智慧。
只有遵循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直达内心,找到快乐。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绝对是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