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人会感慨:
“最近身体不如从前听使唤”或者会有人发现“爸妈近来有些力不从心,生活能力在退步”,还可能有不少人感觉到“上了年纪的家人情绪常常不稳定”
无论是谁,都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出现在身体方面,也可能出现在精神方面。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去适应,应对这些变化。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老年人随着年纪而出现的身心变化,以及针对这些变化我们可以采取的相应对策。只有细致了解衰老的过程,才能抓住重点制定对策,从而确保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伴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变化
<身体方面的变化>
说到老人,人们往往会想象那些耳聋背驼的形象。其实身体方面的变化可远远不止这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征。
心理变化
我们说,老年人的身和心紧密结合互相影响,这个总结恰到好处,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老人心里装着事情有压力,就很可能没有食欲,或者容易感冒,或者造成血压上升。但另一方面,身体的状态同样会影响精神。老人可能由于衰老或是疾病的原因,丧失生活欲望,负面情绪增加,躲在家里不出门,这些都是老年人当中特别容易发现的变化。
导致介护的原因
在这里,让我们来看一张由日本内阁府发布数据而制成的图表。图表显示了造成老年人成为需要介护状态的主要原因。
通过下图可以发现,导致老年人需要介护的原因当中,认知症(老年痴呆症)、高龄带来的身体功能衰退、骨折摔倒、关节疾患,这些人体衰老所造成的原因超过了50%。
数据来自于厚生劳动省「国民生活基础调查」(平成25年)※要介护者:被护理的老人,
需要介护:需要他人护理
也就是说,相对于疾病的直接影响,更多的是老人在衰老过程中摔倒受伤或骨折,这些意外造成老人运动机能下降,活动范围受限,再加上认知症(认知障碍)或其他疾患的发病,最终导致老人需要介护。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抓住需要留意的重点并及时采取对策,以上的情况是有可能预防的。
那么,我们都应该注意什么呢?对照下面的列表,假如您发现老人出现以下问题,那么就要点亮红色警示灯了!及早发现,及早应对老化的症状,就可以及时采取预防手段,帮助老人维持健康,独立的生活。
感觉身边日常琐事麻烦没有明显的障碍物也容易磕绊、摔跤无意识的小便失禁饮食内容变得单调健忘程度加重咀嚼食物需要很长时间因拇指外翻或指甲变形导致难以行走
及早进行介护预防
大家听说过“介护预防”这个名词吗?介护预防的目的主要是防“介护”于未然,以及帮助已经需要“介护”的老人不再进一步恶化,或是改善现状。
介护预防涵盖内容广泛,从通过指导饮食改善老人营养状态,通过体操和康复训练防止运动能力下降,到维持和提高口腔机能,保证正常吞咽能力,分泌唾液能力,对话能力,和表情能力,这些都属于介护预防。
通过以上内容,您是否理解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身心变化呢?无论是对您自己也好,对家人也罢,我们都需要了解年事渐高会出现什么变化,以便于我们对此作出相应的准备。